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laz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而导管射频消融术作为房颤的一线治疗手段己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射频消融术多在镇静或全麻下完成,这两种麻醉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文献报导,清醒镇静状态下的患者因不能忍受手术引起的疼痛及不适,制动差,常常会干扰手术进程;而深度镇静下的患者由镇静药引起的呼吸抑制、循环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突然体动增加心包填塞的风险;相比之下,全麻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良好的镇静镇痛使得患者对任何刺激都不能做出反应,不会出现体动,且机械通气能予以规律的呼吸,减小了呼吸运动对射频消融术的干扰,但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较高。PPCs的发生影响患者的恢复,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保健费用,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减少房颤射频消融全麻术后PPCs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己广泛应用于ICU患者机械通气,起到良好的肺保护作用。最近又有学者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一些外科手术中进行通气管理,并认为该通气策略能使部分患者获益。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大潮气量的使用常常影响术者操作,影响消融结果,而单纯小潮气量通气可能导致肺不张,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理论上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既往研究并没有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这一类手术,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全麻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连续入选60例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导管室接受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48~80岁,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L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和C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由同一术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全麻气管插管后设置呼吸参数,其中L组以6~8ml/kg设置潮气量,PEEP 5cmH2O,间断肺复张;C组以8~lOml/kg设置潮气量,术中根据PETC02调整呼吸频率,使PETCO2维持在35~45mmHg。分别在插管前、通气后1h、通气后2h、术后24h采集动脉血气,术中记录呼吸末二氧化碳、气道压。记录手术时间、消融时间、透视时间、消融即刻成功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记录术者满意度。术后随访患者肺部并发症情况,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1)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ASA分级、房颤类型、合并症等基线资料,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2)将两组患者的主要通气指标Pa02、PaCO2、pH、SP02、PPEAK在各时间点比较,发现L组T4时刻PaO2高于T1时刻(89.17±17.05VS 87.03±11.38),C组T4时刻 Pa02低于 Ti 时刻(87.07±8.12VS 89.77±11.67);T2、T3时刻 PaC02 L组稍高于 C组(36.80±2.92 VS 35.10±2.72 和 37.33±2.19 VS 35.83±2.31),C 组气道压高于 L组(16.4±3.4VS18.4±3.0 和 16.3±3.5VS18.5±2.9),但 P>0.05,无统计学差异;(3)L 组在手术时间(126.03±41.25 VS 136.83±41.73)、透视时间(11.18±7.92 VS 12.73±7.29)、消融时间(40.23±7.79 VS 43.37±11.63)及住院天数(8.2±4.1 VS 9.0±4.7)与C组相比时间较短,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患者PPCs发生情况及PPCs等级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5)将术者对通气量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传统大潮气量通气策略相比,尽管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并没有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后者提供的小潮气量能更好的满足术者术中操作,因此,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适合应用于全麻房颤射频消融术中通气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ERCP+EST治疗胆石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观察鼻胆管引流在预防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同时,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收集20
研究背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作为 一项直观、微创的诊疗技术,是目前诊治胆胰疾病的常规内镜技术。在胃肠道
遗传性骨病是一类病种繁多、变异范围大的具有临床表现和遗传异质性的骨骼系统疾病,大多是发病率很低的罕见遗传病。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面纹或皮纹特殊、身材矮小、单一或
目的:本实验通过明确药物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究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更多地集中在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上,而对中学生英
目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心脏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文中旨在探讨心脏瓣膜手术早期POC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POCD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研究华法林药物基因组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按照标准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首次行心脏瓣膜
研究目的:目前对急性DVT导管接触溶栓研究报道随访时间一般为早中期,国内研究研究对象一般为中央型或混合型,未进行更详细分型。本课题拟延长随访时间,对研究对象精确分型作
采用MHT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测量,测量数据分析显示,总体来说,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部分同学的心理都是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同学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少部分同学心理问题倾
目的探讨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以及显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根部分切断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6年5月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