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更多地集中在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上,而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微乎其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不会把各种学习策略运用到英语学习过程中,也没有认识到有效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开始教学生学会有效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对增强其语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将为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起非常积极的作用。再者,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济南市作为课程改革的试点,越来越重视新课程理念,教学的重点由过去的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现在的注重学生的学。《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003)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使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在英语学习策略这个领域多下功夫,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能力。教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九年级毕业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种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本论文还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之间的策略差异,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对策略的定义、策略的分类的不同观点,并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简要列出了国内外学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章对本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作者逐一说明了试图解决的四个问题、实验对象、实验设计、研究工具及数据分析。(1)九年级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如何?(2)各种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如何?(3)不同性别之间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差异情况如何?(4)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之间英语学习策略存在怎样的差别?第三章是分析结果和讨论。这一部分逐一回答了第二章提出的四个问题。本章在分析了九年级毕业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对两所学校学生不同性别之间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差别情况以及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之间的策略水平差别情况进行了比较。本章还统计分析了试验者英语学习策略水平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第四章阐述了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结合分析结果为英语教师提出了可行的教学建议:建议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多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本章还简要论述了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把各种学习策略应用到英语学习中的可操作性活动。
其他文献
一、应用扩充液的意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已有60多年的历史。白1962年David Subston完成第1例CABG术,1966年Kolesov首次使用左侧乳内动脉为搭桥材料后,此
目的:比较机械性血栓抽吸术与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机械性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期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疗效,评估超声微泡造影剂辅助血栓抽吸术治疗下肢深静脉
世界和平需要宗教之间加强对话。宗教对话应重视借鉴“东方模式”的经验,那就是各种宗教之间长期和睦共处、互相尊重、互相促进。这种“东方模式”有着深厚的文化支撑、丰富
现代化的电子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高科技犯罪。高技术犯罪的隐秘性,使得传统的侦查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本文首先以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作为着力点,介绍
猫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不能顺利产出时或已产出1只,再无法产出时,若助产延迟或不当,可能造成母体及胎儿死亡。即使母体存活下来,也常发生生殖器官疾病导致不孕,应及时进行剖腹产。如
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技术主要包括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超声内镜,近年来新的技术方法如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应继续推进胆胰内镜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ERCP+EST治疗胆石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观察鼻胆管引流在预防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同时,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收集20
研究背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作为 一项直观、微创的诊疗技术,是目前诊治胆胰疾病的常规内镜技术。在胃肠道
遗传性骨病是一类病种繁多、变异范围大的具有临床表现和遗传异质性的骨骼系统疾病,大多是发病率很低的罕见遗传病。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面纹或皮纹特殊、身材矮小、单一或
目的:本实验通过明确药物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