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基因组检测指导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fhkjthre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华法林药物基因组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按照标准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首次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62例,并将其分为试验组(行华法林药物基因组检测,并根据检测报告中的建议预计剂量给予初始剂量)和对照组(未行华法林药物基因组检测,均给予3mg/d的华法林剂量),所有患者术后拔除气管插管24小时内均给予口服华法林钠抗凝治疗,并依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结果对华法林进行调整,以INR值达到目标范围,且华法林剂量稳定为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华法林抗凝治疗3、5、7d及出院达标率等方面的差异、华法林达标时间、稳定剂量、试验组中华法林预测剂量与稳定剂量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CYP2C9*2基因以CC为主(100%),CYP2C9*3基因以AA型为主(97.22%),AC (2.78%) ; VKORC1 基因以 M 为主(88.9%),GG (0%),GA (1.11%);试验组华法林稳定剂量与预测剂量之间具有相关性(r=0.952,P<0. 001);试验组华法林在用药3d,5d,7d及出院前抗凝指标达标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华法林稳定剂量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华法林基因组检测在临床中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具有参考价值,可减少临床医师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盲目性,尤其是在初始剂量的确定上,但也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更大规模、更完善、更深入、更符合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
其他文献
世界和平需要宗教之间加强对话。宗教对话应重视借鉴“东方模式”的经验,那就是各种宗教之间长期和睦共处、互相尊重、互相促进。这种“东方模式”有着深厚的文化支撑、丰富
现代化的电子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高科技犯罪。高技术犯罪的隐秘性,使得传统的侦查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本文首先以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作为着力点,介绍
猫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不能顺利产出时或已产出1只,再无法产出时,若助产延迟或不当,可能造成母体及胎儿死亡。即使母体存活下来,也常发生生殖器官疾病导致不孕,应及时进行剖腹产。如
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技术主要包括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超声内镜,近年来新的技术方法如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应继续推进胆胰内镜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ERCP+EST治疗胆石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观察鼻胆管引流在预防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同时,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收集20
研究背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作为 一项直观、微创的诊疗技术,是目前诊治胆胰疾病的常规内镜技术。在胃肠道
遗传性骨病是一类病种繁多、变异范围大的具有临床表现和遗传异质性的骨骼系统疾病,大多是发病率很低的罕见遗传病。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面纹或皮纹特殊、身材矮小、单一或
目的:本实验通过明确药物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究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更多地集中在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上,而对中学生英
目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心脏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文中旨在探讨心脏瓣膜手术早期POC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POCD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