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数十年普遍存在的人为压力的影响。拉瓦川(Lawachara)国家公园是孟加拉最显著的生物热点之一,其最近经历了由传统的公园管理方式向由当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协同管理的范式转变。这项研究侧重于识别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公园保护的兴趣和期望,了解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感知和认知程度,以及目前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于2013年9月至10月期间,采用专题小组讨论会、问卷调查和对利益相关方关键知情人访谈,获取了研究数据和资料。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显示,在30个景观村落的7348户家庭中,约有48%依赖于公园资源维持生计。其中10%的人依赖于槟榔叶种植和薪材,14%涉及薪柴收集和木材采伐,10%参与非法狩猎。其中薪材采集者中,8%用于自身消费,10%在自身消耗的同时也将部分产品通过市场出售;14%的人其销售仅限于当地市场。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参与保护(包括林业部门、联合管理委员会、社团巡视组和原住民)利益相关者中,38.5%显示“很大程度”的兴趣和期望,30.8%显示绝对的兴趣和期望;而多数利益相关者(70.8%,包括薪材采集者、非法迁入人员、盗伐木材者、茶园工作者和旅游者)显示了极小的兴趣和期望。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的兴趣和期望与其参与程度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关系。这项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确定受访者对公园的主要压力。88%的受访者表示,侵蚀是最严重的威胁;86%认为非法采伐森林资源是长期存在的压力;46%的受访者表示,超负载旅游是公园中新出现的主要压力之一。只有4%受访者认为,贯穿公园的道路和铁路线是公园里野生动物和民众的巨大的威胁。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参与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林业部门、联合管理委员会、社团巡视组、土著社区、茶园工人)都具有一定的感知和正面的认知,其中13.3%认为威胁较小,30%认为威胁很大,而56.7%认为存在绝对的威胁;而不参与保护活动(包括薪柴收藏家、非法迁入者、非法木材采伐者、游客)的利益相关者中,至少有70%具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在利益相关者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兴趣和期望与其参与水平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关系。研究的第三个目标着重了解特定的利益相关者(如社团巡视组,薪材采集者,非法迁入者、非法木材采伐者、树园林工人、土著社区和游客)对以林业部门和联合管理委员会为主导的公园管理的流程、成效和协同管理制度的看法。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是通过采取专题小组讨论会的方式进行识别,建立在一套基于保护、巡视、种植计划、野生动植物保护、提高认识和依赖社区的生计发展计划等指标基础之上。受访者将植树、巡视和保护列为前三项有效措施,有效性分别为76%、71%和57%,而林业部门-联合管委会在野生动物保护(38%有效)、意识建设(33%)和民生发展(24%)方面的有效性较差。该研究还着重识别了在管理中存在的挑战,包括政治压力、沟通、员工的能力和激励机制、非法采伐资源、预算、管理措施等问题。此外,根据识别出的压力和挑战,在公园管理方面,受访者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包括林业部门能力建设,旅游管理,社区的生计发展,通过种植本地物种和改善生物物理环境以治理退化生态系统,促进野生动物的饲料物种的天然更新,强化联合管理委员会和社团巡视组的职能,通过社区宣传提高认知程度,以及建立参与式研究和公园资源监测体系。所有这些观察和感知的研究则表明,在加强合作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进一步投入,从而保障公园内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