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磷酸化氨基酸的合成与反应性质——生命化学中P-N键模型化合物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理解P-N键在生命起源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可能作用,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模型化合物N-磷酸化氨基酸(N-phosphono-amino acids,简称NPAAs)的化学性质。 氨基酸-磷酰胺内酸酐(Cyclic acylphosphoramidates,简称CAPAs)是一种集磷酸-羧酸混酐和磷酰胺两个官能团于一身的磷酸活化的氨基酸。自CAPA的结构被提出以来,CAPAs的化学反应几乎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所以本论文的第二章研究了以甘氨酸-CAPA和丙氨酸-CAPA为代表α-CAPAs分子,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18O,5N)证明了CAPA分子具有两个亲电中心。同时,CAPA和亲核试剂如水,氨基酸,磷酸和甲醇分子反应可以生成各种磷酰化产物,如NPAAs和N-磷上单取代的磷酰化氨基酸。 为了制备足量的NPAAs以及它们的类似物样品来研究NPAAs的性质和反应活性,本论文的第三章发展了两个合成方法。首先,利用第二章发现的CAPA反应性质优化了偏三聚磷酸钠(Trimetaphosphate简称P3m)和α-氨基酸的反应并通过此反应在水溶液中合成大量的α-NPAAs(产率60~91%)。这一反应的副产物无机磷酸盐可以回收并进一步转化为P3m,因此它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第二,本论文发展了P3m/CaO方法用于制备非α-氨基酸的单磷酰化和焦磷酸化产物,这一方法利用钙离子切割并沉淀N-三聚磷酰胺衍生物的磷酸链。 本论文的第四章对合成的NPAAs以及它们的类似物进行了核磁-pH滴定实验,准确地得到了一系列无邻近羧基的磷酰胺类似物的磷酰基氧和磷酰胺氮原子的酸解离结合常数(pKas)。然而,α-NPAAs的磷31核磁-pH滴定曲线在pH=0~5的区域出现了反常的变化趋势,使得对它们的磷酰基氧和羧基氧原子的pKas测定变得困难。进一步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表明α-NPAAs的磷酰基氧和羧基氧原子的pKas数值匹配,此结果为α-NPAAs的分子内氢键假说提供了支持。 本论文第五章研究了NPAAs在水溶液中的各种亲核反应,包括水解,N→N磷酰基转移和N→O磷酰基转移反应。实验结果表明NPAAs的邻近官能团羧基和羟基可以催化NPAAs的水解;此外,本章还通过ESI串联质谱(正离子和负离子)研究了各种离子化状态的NPAAs在气相中的裂解途径。 本论文的第六章主要研究NPAAs的生命起源化学反应,结果表明NPAAs具有成肽和磷酰基转移的能力。这一过程需要高浓度的NPAAs溶液(pH=7~8,常温)来诱导二级反应,即NPAA通过两个分子之间的缩合生成N-焦磷酸化氨基酸,N-焦磷酸化氨基酸进一步生成具有成肽活性的CAPA中间体。二价镁离子可以催化NPAA到单磷酸核苷的磷酰基转移,生成焦磷酸核苷。我们认为上述非酶促反应可能曾经存在于原始地球上。 基于上述各章发现的NPAA的性质和反应活性,本论文的第七章提出了一全新的磷酰基转移机理,这一机理可以为阐明N-磷酸化赖氨酸中间体参与的生物磷酰基转移的机制提供线索。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兴盛,尤其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推进,人类在为取得的伟大成就呐喊的时候,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一地球
本研究依据配位学原理,能级匹配和能量传递机制,选择刚性强、共轭度大的羧酸作为第一配体,选择邻菲哕啉(phen),DMF(N,N-二甲基酰胺)等作为第二配体,通过分子设计和组装的方法,利用常
水热合成法是指在高温、高压下一些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对应的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于是氢氧化物溶入水中同时析出氧化物。水热合成法的优点在于可直接生成氧化物,避
偏磷酸盐是二元磷酸盐中最稳定的磷酸盐,是制造磷酸盐玻璃的基础原料。有色过渡金属杂质总含量5 ppm以下的高纯偏磷酸盐,由于具有优良的透光性能,是制备大功率激光器中激光玻璃
硅氢加成反应是有机硅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是生产制备有机硅单体与聚合物的一种主要方法。硅氢加成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副产物少并且目标产物高等优点,一直受到
环氧化物1和氮杂环丙烷2等三元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中间体。三元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性就在于,经亲核试剂的开环反应可得到重要的1,2-双官能团化合物。本文对三
设计合成了5-[4-(正十六烷氧基)苯基偶氮]-1,3-苯二甲酰肼,与三种不同的酰氯反应得到N-取代的二酰肼聚合物pre-LPOXD(pre-P1、pre-P2、pre-P3),用POCl3脱水关环得到三种含有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