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汉英文化负载语的翻译策略。由于文化因素的跨文化转换,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往往成为译者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但少有学者从从框架理论角度对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系统研究。然而,框架语义学在翻译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文化负载词英译而言,框架语义学也是较为合适的解释视角。本文旨在探索以下问题:(1)框架理论是否适用于政府工作报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汉英文化负载语的翻译策略。由于文化因素的跨文化转换,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往往成为译者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但少有学者从从框架理论角度对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系统研究。然而,框架语义学在翻译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文化负载词英译而言,框架语义学也是较为合适的解释视角。本文旨在探索以下问题:(1)框架理论是否适用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框架理论视角下,翻译认知过程是什么?(2)文化负载词英译的框架操作模式是什么?(3)框架理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有哪些?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拟从框架理论为视角探索译者的翻译认知过程,提出翻译框架操作模式,并以2014-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例,探索框架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围绕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由5章组成。第一章是引言部分,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章回顾了框架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及文化负载词的研究。第三章是理论框架部分,本章回顾了框架理论相关内容,并提出了框架视角的翻译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首先阅读原文,激活原文框架,然后对目标读者可能具有的知识系统和阅读期待进行预判,最后根据预判对原文框架进行认知操作,进而得到目标框架。基于这一认知过程,本章提出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框架操作模式。框架的文化差异较小时,原文框架和目标框架可以实现完全对应,此时为框架相似操作模式,而框架的文化差异较大时,译者需要进行框架不对称和框架空缺操作。论文第四章属于应用研究,以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例,论述了框架相似、框架不对称和框架空缺三种模式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在框架相似模式下,即源语言文化中的原文框架可以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直接找到对应框架,此时译者可以将这两种框架直接对应,实现框架的语言转换。框架不对称,即原文框架和目标框架存在不对称现象的情况下,存在框架成分或者层次的差异,需要译者进行框架成分的增删、框架层次的调整和框架隐喻操作。第三种情况为框架空缺,即原文框架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缺少对应的框架,这时译者可以进行框架移植和框架替代操作。第五章为结论部分,该部分对论文内容作了简要回顾,并对论文基本结论、局限和未来展望作了总结。本研究认为,翻译过程即是认知操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两种文化间知识系统的差异和缺失是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最大难点。由于这种差异和缺失所造成的理解困难,译者可以通过框架操作来解决。对于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基本问题,翻译的框架操作模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非特异性下腰痛越来越年轻化,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临床多采用传统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等治疗方式,效果针砭不一,本研究
组织内稳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新细胞的产生来补充那些衰老和损伤的细胞,保持良好平衡。肠道作为新陈代谢最快的组织之一,当肠道损伤时,肠道干细胞可以通过持续增殖来补充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不合理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威胁农产品的安全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不改变农田土壤种植属性的前提下,通过施加改良剂来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进而降低作物对Cd的吸收,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牛粪与石灰配施对土壤Cd赋存形态的影响。试验中土壤Cd浓度为10 mg·kg-1
近年来,“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趋势。我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针对各个学科提出了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分组实验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在高中物理分组实验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重视与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针对高中物理分组实
本试验选用二倍体水稻93-11和同源四倍体水稻93-11作为基础材料,通过测定发芽期及其幼苗期的生理生化的指标,对两者在发芽期和幼苗期两个阶段的耐盐性进行研究,并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二倍体、四倍体93-11水稻在NaCl胁迫下基因表达的差异,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二倍体、四倍体水稻的耐盐机理和应对NaCl胁迫时水稻基因表达上的差异,为更好的利用四倍体水稻种质、耐盐基因发掘和水稻抗逆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接续努力,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但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交通运输发展不再一味的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中心,而是顺
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应用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医学创新发展战略需要,是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全球范围内先后爆发了非典、埃博拉病毒以及新冠肺炎病毒等引发的疫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极大挑战。为了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率
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之一。随着耐药病毒株的出现,迫切需要新型有效的抗IAV药物。针对病毒进入阶段研发药物可以在源头上抑制流感病毒的侵染,因此成为了抗病毒药物研发的热点。流感病毒糖蛋白血凝素(HA)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早期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HA是抗流感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这类五环三萜天然产物能与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