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创新的运行机制及效应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先进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跨国公司为典型代表的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公司,其创新理念和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企业在研发自有核心技术的同时积极寻求外部创新资源,特别是智力和知识资源。在这种背景下,分布式创新(Distributed Innovation)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与现有创新理论相比,分布式创新的创新机理、组织构架、运行机制和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选择分布式创新的运行机制及效应作为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1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在综述国内外分布式创新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解决问题。第2章主要分析分布式创新的理论基础,包括卢曼社会系统理论、活动理论、情境行为模式和分布式认知理论;并提出了以创新单元为核心概念的分布式创新基本原理,并进一步构建了创新单元形成模型;系统地论述了创新单元的特征、类型和意义,以及创新单元的动态演变过程模型。第3章在分析分布式创新组织主要成员基础上,提出构建分布式创新组织的原则;构建了分布式创新组织模式,提出了分布式创新组织是由“地理空间”和“流动空间”构成的观点,并深入分析分布式创新组织结构;并通过数学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分布式创新具有优化配置资源的内在优势。第4章构建了保障分布式创新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创新动力机制、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分布式智力多层支撑机制。第5章构建了促进分布式创新中知识创造或创新的机制框架,包括技术前哨机制、知识跨界机制、知识收敛机制和基于ICT的分布式创新生成机制。其中,第三个和第四个机制充分地体现了ICT平台对分布式创新的深刻影响。第6章分析了分布式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聚集效应、时间加速效应和知识创造效应,提出了基于ICT的网络的双层沟通渠道模型等观点。第7章是全文总结与展望。总结了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指出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血管功能障碍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拟入组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肺动脉导管监测的ALI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临床
各位同学、老师,早上好!  我代表宣化五中向圆满完成初中学习、顺利毕业的200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初三任课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替五中顶住了方方面面的压力和质疑,三年的励精图治率领全体初三毕业生续写了宣化五中的辉煌。  站在留言栏前面,注视着同学们五颜六色的留言卡,才真正感到岁月的匆匆。初中学校的年,往往是以六月份来分界的。六月过了,一年就过了,因为你们走了。七月来了,一年就开始了,
在汽车、电子等制造行业,基于供应链整体视角的资源整合竞争已经取代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整合所带来的收益和产生的成本是衡量供应链运作效果和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供应链
目的:了解针对性护理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1例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实施针对性护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大学人群体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是经过历史沉淀、人文积累而形成的价值取向、信念目标、理想追求、善德导向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地方文化是大学人文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熏陶的重要资源。吴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文化,在培育和建设大学
一 研究基础  1 学分银行理念介绍  “学分银行”本质是一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学分银行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如对货币存储、兑换、转账等,通过相关组织、服务体系和标准,实现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它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以信息平台为支撑,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认证与核算”。就宏观教育系统而言,它是新型的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自2004年我国引入学分银行的概念,学界也出现了对学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