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反思文化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bir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郎口中学是在全国新课改背景下迅速崛起的一颗灿烂之星,该学校曾连年被市县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教科所称其为农村教学改革的优秀典型。杜郎口中学在课改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文化,本文是对杜郎口中学的语文教学反思文化所作的专题研究。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反思文化研究的基础。从杜郎口中学的课改及其教学反思文化的形成进行探究,为文章的研究找到了立足依据。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杜郎口中学在课改中形成的教学反思文化历经了自主建构阶段、逐步推进阶段和系统形成阶段。教学反思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于杜郎口中学而言,是推动该校课改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有利于调动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帮助中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落实新课改总目标。第二章论述了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反思文化的构成。杜郎口中学的语文教学反思文化由反思内容和反思方法两大类构成。语文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反思、师生课堂表现反思、课堂常规问题反思三个方面。语文反思方法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教师反思方法分为反思会、反思小白板、学科组听评课反思、学生评教反思四大类;学生反思方法分为反思会、反思日记两大类。第三章总结了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反思文化的影响与局限。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学反思大大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提升,并帮助语文教师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生层面来看,教学反思使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成为了最大受益者,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从整体上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自主管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从学校层面来看,教学反思在提高杜郎口中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学校氛围并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教学反思是推动课改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只有坚持不懈的进行教学反思并真正落实,才会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育的发展。
其他文献
《詩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是禮樂文化的產物和有機組成部分。《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於2019年9月刊發,是近年來保存《詩經》篇目最多,面貌最為原始的出土文獻,這為我們進一步研究《詩經》提供了最新材料。《周南·卷耳》作為《詩經》中的名篇,歷來被研究者關注與探討。本文以安大簡《詩經·卷耳》為研究對象,采用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互證的方法,分別從異文、句法、章法、詩旨四方面對《卷耳》一詩進行
学位
漢代處於古今文字交替演變的過渡環節,“隸變”對漢代文字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中之一便是導致大量的文字混同現象。本文以目前整理且出版的漢代簡帛文字編爲研究材料,在梳理這些簡帛中的混同現象的基礎上,探討漢簡中形體混同現象的特點,并且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力圖窺見漢代文字發展的規律。本文共分爲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意義和方法,闡述了“形體混同”及其相關的概念,并對當前關於漢代簡帛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的兴起,大众对于纪录片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文社会类纪录片作为一种讲述大众个体及其社会生活的纪录片,人们希望能从人文社会类纪录片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因此,在人文社会类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常采用故事化叙事艺术进行创作,其中故事化叙事手法和故事化叙事结构更为常见,叙事的“故事化”在纪录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资料显示,人们对人文社会类纪录片的研究常见于
学位
“公务文书”是文书学的概念。所谓文书即为“所有文字资料的总称”,包含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公务文书是相对私务文书而定。通俗地说,公务文书是“所有文字材料中除去涉及私人事务的文书。”胡乔木作为我党的政务工作人员,在参加各类公务活动中所留存下来的文字材料皆为公务文书。胡乔木是党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共中央第一支笔”,所著公务文书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时间跨越近五十年之久,篇幅七百余篇,数量颇
学位
农村题材诗歌是指以农村为主要写作题材的诗歌,包括对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风光、乡风民俗等与农村相关事物的描写。它萌生于先秦,魏晋时期进一步发展,唐代迅速壮大,宋代到达顶峰。杨万里作为南宋时期一代文学盟主,创作了数量颇丰的农村题材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特色。本文主要以杨万里的农村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作动因,分析其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独到之处。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杨万里农村
学位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孕育了民族文化,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学内涵,也因此形成了20世纪新诗中的黄河诗歌,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五四”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末期的黄河诗歌为研究对象,立足文本,综合考察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黄河诗歌蕴含的主题,力图藉助诗歌返回历史现场,重新触摸黄河与历史、现实的联系,探讨黄河诗歌主题丰富的内蕴。论文共分为绪论、主体五章和结语,共七个部分。绪论对所关涉的黄河诗歌的
学位
古代散文,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体裁,也是包含最正统、最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的文献载体。高中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期,高中时期学习古代散文对提高学生语言文学素养十分重要。本论文以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代散文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视野(包括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利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剖析教材古代散文选编情况,并总结选编特点与问题,进而提供建议与思考。本论文分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进行论述。绪论分五部分进行阐
学位
课堂评价语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评价语言不但能够促使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拉近师生关系,实现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初中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和巩固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课堂评价语存在忽视肢体语言的价值、缺乏富有文采的评价内容等问题,阻碍学生的成长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探
学位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过于倾向文言基础知识,由教师主导且忽视学情。另外,教师习惯于将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完整照搬到课堂中去,教学内容模版化、固定化。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生成性教学受到教师们的关注。生成性教学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在生成性课堂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由教师单方面决定,更加关注教学内
学位
小说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素养意义突出。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愈来愈受重视,初中语文小说课内外衔接教学的重要意义越发凸显,应加强对初中语文小说课内外衔接教学的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初中语文小说课内外衔接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小说课内外衔接教学的优化策略,帮助提升小说阅读课内外衔接的教学质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