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从2000年发现至今己成为我国发现的含气面积最大、储量最大、产量最大的天然气气田,使鄂尔多斯盆地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天然气枢纽。该气田勘探面积达五万平方千米,气田中、东区已成功投入开发,而西区约1万平方千米区域气水关系复杂,气井产水严重,严重影响了气田产能建设及稳产。苏20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中区西部,具有与气田西区相类似的地质背景,苏20区块已达到了方案设计产能,随着开发的持续推进,发现区块西部扩边井投产后,产水严重。该区动静资料丰富,满足气水关系研究需要,以苏20区块为研究对象,对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气水分布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对西区近万亿地质储量动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以水文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气成藏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地层水分析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坚持“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的紧密结合,深入分析了目的层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地层水微观赋存机理、主要控制因素等,明确了地层水的分布规律并依据动态资料评价了地层水的活跃程度。根据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将毛细管水细分为不可动的I型毛细管水和可动的II型毛细管水;针对致密储层气水的垂向剖面特征,在完善测井图板基础上,提取特征值细化测井解释,同时结合录井气测分析解释储层流体,较大幅度提高了储层判识精度;形成了以产量年套压下降值(IP)、单位套压压降采气量(IC)为指标的简化开采条件下的产水气井排查方法,为气田生产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明确了苏里格气田型致密强非均质性气藏气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单)砂体、微幅度构造及储层的非均质特征。并依据主控因素将地层水分为低部位滞留水、透镜状滞留水、孤立透镜体水,首次评价了不同类型地层水的活跃程度。在气水识别及分布规律认识基础上,分小层对研究区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段地层水的分布进行了刻画,并对天然气相对富集区进行预测,指导了气田产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