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是新时代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社区微更新以社区居民真实需求为导向,成为当前解决老旧社区生态环境恶化和基础设施老化等各类问题的重要手段。社区微更新项目事关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必要引导并加深公众参与微更新活动。但就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参与率低以及参与程度低的问题。因此研究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影响因素、提升公众参与程度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社区微更新、公众参与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与总结,依据市民参与阶梯理论、博克斯公民模式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参与主体为分类依据提炼出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由此得到居民积极个性、社区资源开发、政府亲社区行为、社会组织支持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为细化影响因素,本研究结合社区微更新的内容、形式和效果,初步建立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再通过德尔菲法对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完整的理论模型。在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现有文献和理论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探讨影响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本研究选择嘉兴市社区海绵项目作为实证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已进行或正在进行社区海绵项目改造的社区居民发放问卷,调查其参与情况。通过预调研对问卷的进一步有效处理,在正式调研时最终搜集有效问卷297份,在对问卷设计的信效度检验后,本研究利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调研所获得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其中因变量为公众参与程度,自变量为各影响因素,检验影响因素模型和研究假设。经数据分析与统计讨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组织支持对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程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四个影响因素中影响最大;(2)居民积极个性对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程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四个影响因素中影响较大;(3)政府亲社区行为对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程度产生正向影响,在四个影响因素中影响较小;(4)社区资源开发对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程度产生正向影响,在四个影响因素中影响最小。在对研究结论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上述影响因素,从多元参与主体的角度分类叙述加深社区微更新中公众参与程度的对策和建议。一是从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居民应明确自身主体地位,具体可以从营造和谐社区文化、提升居民参与能力、搭建居民参与平台着手;二是从社区组织的角度出发,社区组织需完善其组织功能,包括厘清职能范围、增强自治能力、构建共享共建格局;三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需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可以通过转变管控理念、健全保障机制、激发各界参与来实现;四是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出发,社会组织应解除信任危机,提高其公信力。具体包括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提高服务能力以及提升自主性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