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性创新的采用、扩散及其微观机理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ybgt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项创新层出不穷。有变革就有机遇,技术创新即将带来资源和要素在国家、行业、企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因此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经济主体都在积极备战,希望能在下一轮动态竞争过程中力拔头筹。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将“自主创新”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然而自主创新既不是“拿来主义”,也不等于“自给自足”。目前我国的电信业就对自主创新的实践提供了试验场。本文以电信行业的3G之争为切入点,对目前争论颇多的3G问题进行解构和抽象,提炼出一个基本的“企业创新采用决策和时间选择”理论问题,作为本文的研究核心。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面临一项外生的技术创新,企业是否愿意采用,在什么条件下将会采用,以及对于创新采用的私人最优和社会合意水平的差异何在。第1章从“胡阚之争”引出全文的研究对象——累积性技术创新的采用和扩散。具体是通过对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两个概念的辨析,以及技术创新的分类,认定3G的经济学属性是微观层面的累积性技术创新。至于3G上不上,何时上,首先需要辨识技术创新采用主体在策略选择中的态度和动机。第2章系统总结和梳理了有关创新采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采用的研究并非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而是散见于管理学决策理论、企业投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中。本文吸收了管理理论和投资理论中的部分思想,以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为基本框架,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企业间创新采用和扩散过程的微观机理。第3章详细分析了垄断企业对成本降低型和质量改进型创新的采用激励。成本降低型创新不涉及消费者的选择,只是企业的内部决策。分析从最简单的模型逐步扩展到存在潜在进入者、边干边学的情况,分别探讨影响垄断者创新采用的因素。质量改进型创新涉及垄断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决策,尤其当技术具有明显的耐用品特征时,垄断者面临新旧技术之间的竞争以及新旧产品定价的时间不一致问题。总之,影响垄断者创新采用的三个基本因素分别为:创新的程度、生产成本和需求。企业对创新采用的激励与技术改进的程度正相关,同时也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作为创新采用主体的企业,需要仔细权衡创新的性质和需求的大小——二者只有相互匹配,才能保证新技术的有效实施。此外创新的采用还受到垄断者策略动机的影响,企业可能积极升级,也可能遏制创新,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市场上“计划过时”和“沉睡专利”的现象。第4章研究在不确定条件下具有多个潜在采用者时的创新采用和扩散的微观机理。由于技术本身不确定性的本质,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企业必然推迟对新技术的采用。在推迟过程中,通过积极的信息收集和被动接受信息溢出等方式,缓和不确定性,并对新技术加以尝试和采用。考虑到潜在采用者之间战略的不确定性,企业之间的博弈可能存在多重均衡。但通常情况下,企业不会同时采用,博弈的性质将决定企业可能具有先动或后动优势,因此新技术的采用呈现出S型的扩散路径。而且,通过构建一个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双寡头创新采用博弈,可以看出企业在创新采用过程中的私人激励与社会合意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对于这种问题并不是像传统经济学主张的那样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予以解决,而是需要在尊重个人理性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进而实现社会最优。第5章着重分析了存在网络效应的行业中累积性创新的采用和扩散。网络型产业中通常存在技术更新的无效率——“过度惰性”或“过度冲力”。与前面模型分析结论的比较可知,即使在不存在网络效应的情况下,企业在创新采用过程中仍存在与社会合意的创新采用时间不符的情况,即与社会最优相比采用激励不足(所谓的过度惰性),或采用动机太强(所谓的过度冲力),这些现象并无本质的不同。但所不同的是,在具有网络效应的行业中,由于消费者之间需求规模经济性的影响,导致这种惰性或冲力被放大了。此外,为了扩大和利用各组件之间的兼容性所产生的网络效应,这类产业中的技术往往以标准的形式出现。标准化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双刃剑”,标准的形成增强了消费者和产业合作者的预期和信心,有助于现有技术创新在企业间的扩散;但同时标准的形成和推广也会成为今后更优越技术被接受和采用的阻力。因为新技术势必克服整个产业链系统的转移成本,从而对技术创新的改进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第6章考虑到电信产业实际特点和3G技术性能,构建了一个具有两期决策的理论模型——第一期进行创新采用决策,第二期进行价格决策——考虑企业在面临一项外生的、收益不确定的、质量改进型创新的情况下,具有耐用性和快速技术变动特征的电信网络对创新的采用问题。分析的思路从简单到复杂,先从纯垄断者的情况开始,然后扩展到存在潜在进入者的情况。一个潜在进入者可以凭借创新进入市场,与在位者进行Bertrand竞争。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面临收益不确定的创新时,理性的反应是推迟创新的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搜集更多关于创新盈利性的信息,使得企业的主观估计更接近真实值。通过对各个参数的讨论,可得出以下结论:(1)当采用创新所需的固定成本越高时,企业的决策越谨慎,更不易采用创新。而当采用创新涉及的固定成本越低,企业越容易采用创新。(2)当网络效应更明显时(网络效应系数较高),由于新技术是后向兼容的,因此企业更愿意采用创新。(3)当消费者学习使用新产品的成本越低时,企业越易于创新;而当消费者学习使用旧产品的成本越低时,企业将更愿意坚持使用旧技术。(4)当移动通信市场普及率或饱和度越高时,企业越容易接受创新;而当市场快速成长,即新用户流量很大时,企业越不愿采用创新。(5)面临一项收益不确定的创新,比较而言,潜在进入者最容易采用该创新,面临进入威胁的在位者最不容易采用创新,而一个垄断者采用创新的激励位于二者之间。(6)垄断者和面临进入威胁的垄断者采用创新的激励均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而潜在进入者采用创新的激励可能高于或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控制牌照发放时间,或给予在位者适当的补贴,调整创新采用的时间,使之尽量符合社会合意水平。第7章通过比较我国当前的和日韩采用3G之时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状况的几项指标,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移动市场结构、普及率、政策导向与日韩当年非常相象,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日韩相距甚远,且运营商在2G条件下盈利能力良好。如果目前推出3G,难以取得日韩的成绩;在位运营商尚有推迟采用的动机。第8章是全文的总结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8月28日至29日,2020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在广州举办,发布了“2019年中国县级医院100强”榜单,高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高州医院)名列榜单第二,这已是该院连续三年蝉联亚军。会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阿魏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以阿魏酸钠片为参比制剂,研究阿魏酸钠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
为配合正在兴起的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我们多方收集了一些学习辅导材料,将分专题陆续刊登《云南档案》.由于这些辅导材料涉及多家编写单位,汇编、发表时不能一一署名,谨向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首要地位,是贯穿于整个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线索,是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以“实践”的本质内涵为出发点,探究其在人和
在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大众传媒环境下,女性逐渐成为媒介消费的主力军,以女性为主题的影视节目层出不穷,这些节目在不断迎合并重塑女性群体。本文主要从大众传媒节目中体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护理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患儿81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光疗,
目的考察新疆两色金鸡菊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形成的能力。方法采用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提取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经石油醚萃取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教授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的
任何行业的现代化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人、现代化的管理和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三大要素。文物博物馆领域的现代化也不例外。所谓现代化的人,指的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即是用新的、
特色产品推荐 HEXAOL新一代环保型溶剂长时间以来技术人员在重油垢清洗剂和高浓缩清洗剂中很难找到合适的溶剂,常规的溶剂在溶油能力和环保上很难两全。Hexaol新一代环保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