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中礼貌的语用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l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礼貌理论用于各种文体的语言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致力于研究的课题。但是很少有人将礼貌理论和商务谈判语言相结合,从而分析其功能和应用。商务谈判以经济目的为中心并围绕价格展开,谈判人员既要为己方争取优越条件,又要兼顾对方的利益,保证谈判的效率,为谈判交际目的服务的礼貌语言因而也呈现出其在商务谈判中独有的特点和规律。本文拟运用语用学的礼貌理论,在收集到的大量谈判语料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商务谈判语言中的礼貌性进行阐释,旨在发现其在谈判语言上的语用规律。全文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作者交代了写作目的和整篇论文的结构布局。第二章,作者概括了前人对礼貌理论的研究。第三章,作者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角度,对商务谈判中礼貌在语言上的实现做了全面分析,指出称谓、语气、无人称句、婉转表达、模糊表达、反馈语等等语言现象在特定的场合可以发挥出其内在的礼貌特点,起到为谈判目的服务的作用。第四章为实例分析,作者把谈判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交锋阶段和协议阶段,并指出礼貌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在初始阶段,运用礼貌策略来营造友好的气氛是关键;在交锋阶段,礼貌策略用来避免僵局的发生;在协议阶段,则礼貌策略旨在为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第五章,作者总结了礼貌语言在谈判中的功能。指出礼貌语言在谈判中不仅是交际方式,更是一种谈判的策略和手段。礼貌策略可以用来表达对对方的重视、赞美和谢意,体现合作的诚意,可以融洽尴尬气氛,为自己留有周旋余地,甚至可以巧妙地拒绝对方不合理的要求,从而使谈判人员既实现了己方的经济目的又与对方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第六章,在对商务谈判语言的礼貌特点作了全面、具体的分析后,作者指出了社会原因,人际关系和文化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礼貌的实现。最后是论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电影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和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加速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文化方面,而电影作品在文化交流中占
该文试图对二语或外语课堂学习和教学的研究诠释一点自己的看法.文章通过民族誌研究方法对两组中外英语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所作的决策、决策过程的异同点、及其蕴藏在这些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地区、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间人们的交流亦可能产生分歧、争吵与冲突。对于中国文化来说,面子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面
听力,作为一项输入型技能是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根据Allen教授统计,听,说,读,写分别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30%,16%和9%。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差
本研究旨在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焦虑进行实证研究。将以西安外国语大学60名四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英语听力能力测试即2016年3月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听力试题、英语
在19世纪的女作家中,奥斯丁以其间接叙述手法为文论家所称道。这一手法被视为其技巧性的作者引退。她的作品《爱玛》更是被推崇为使用这一手法的杰出代表。然而,纵观奥斯丁的整
指称是所指与被指之间的关系.它分为篇章性和情景性指称两种,也就是说,指称对象存在于语篇内或语篇外.从而,指称被分为内指和外指.内指所指对象的确定是对语篇内指称的语义理
自从亚里士多德研究文体以来,文体一直是一个颇多争议的话题,主要涉及形式与意义的关系问题,方法论问题以及影响文体的因素等等.韩礼德的文体观较好地处理上述问题.他提出文
戴维·亚当斯·理查兹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他“有力而硬冷”(《亚特兰大诸省书评》,1988)的风格让评论家们印象颇为深刻。多数评论家从区域主义的角度来评析其作品。这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