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头号大敌。近年来在强大的免疫压力及各种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CSF常和其它的疾病混合感染,造成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越来越复杂,给临床诊断与防控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种猪群中CSFV持续带毒感染是最为头疼的问题,它不仅导致严重的繁殖障碍,而且引起新生仔猪的死亡和免疫耐受,母猪的带毒感染已成为CSFV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开展种猪群CSFV的净化已刻不容缓。为配合农业部、科技部有关猪瘟净化项目的顺利开展,本试验开展了规模猪场种猪群猪瘟感染情况调查及免疫效果评估工作。目的是通过对广西部分规模猪场种猪群猪瘟等主要疫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感染及遗传变异情况的分析调查,进一步了解、掌握目前猪瘟临床和病理变化的情况,查清种猪群中猪瘟野毒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制定规模化猪场猪瘟控制净化措施做好准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部分种猪场487份样品的检测,猪瘟的检出率为11.91%;其中,典型猪瘟占18.18%,非典型猪瘟占81.82%;在混合感染的病例中以CSFV和PRRSV混合感染较多,占21.21%。2.33头猪瘟病理解剖结果表明,日前临床上典型猪瘟病变减少(6例),非典型占多数。非典型病变中以会厌软骨表面出现针尖大出血点(17/27)、回盲瓣局部溃疡(16/27)、心肌点状出血(11/27)、肾苍白,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10/27),膀胱充血、膀胱黏膜及胃肠黏膜有出血点(8/27)占多数,CSF典型病变的脾脏边缘梗死(5/27)、回盲瓣纽扣状坏死少见(4/27)。3.完成了15株CSFV部分E2基因测序及Genbank登陆。通过比对发现广西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为75.8%-100%;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77.6%~100%,主要为基因Ⅰ群和Ⅱ群。与SHIMEN株和HCLV株相比,氨基酸的规律性的变异广泛出现在各亚群的毒株中,其中以2.1亚群毒株的突变最多,所有毒株均出现D25G变异。4.通过对广西7个不同规模猪场1814份种猪血清CSFV抗体检测,发现抗体总合格率仅为83.13%(1508/1814),不同规模场种猪CSFV抗体水平存在差异,且抗体差异度均偏高,平均高达35.48%,猪群抗体水平差异较大,存在发生CSF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