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及钙卫蛋白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I型胶原羧基端肽(pyridinoline crossed-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ICTP)是骨吸收的特异性标志物,研究表明龈沟液中ICTP的含量可反映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的破坏程度。钙卫蛋白(calprotectin,S100A8/A9complex)被认为是炎症性疾病的标志,其在龈沟液中的高表达与牙周炎的炎症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龈沟液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它们作为牙周炎诊断和疗效评价的生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实验组,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每人选择2颗磨牙的单个邻面位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吸潮纸尖收集治疗前、基础治疗1周后同一位点及健康牙的龈沟液,称取龈沟液的重量,记录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ICTP和S100A8/A9的浓度,分别对三组结果及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牙周炎组治疗前龈沟液中ICTP、 S100A8/A9浓度分别大于对照组浓度,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前龈沟液中ICTP、 S100A8/A9浓度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3.经基础治疗1周后,龈沟液中ICTP、 S100A8/A9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牙周炎组治疗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均小于治疗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CTP与S100A8/A9的浓度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CTP S100A8/A9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且与临床指标呈正相关,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二者浓度明显下降,治疗前后ICTP与S100A8/A9的浓度均呈明显正相关。该结果表明龈沟液中ICTP. S100A8/A9的含量可作为牙周炎诊断的辅助指标,并能有效评价基础治疗的疗效。
其他文献
“好!这节课太好了!我觉得,这几天听下来,这节课最好!学生热情多高。”  “是的,我也有同感,这节课不但设计精巧,而且情感丰富,语文味也很浓。学生学得也主动。”  “说实在的,她平时上课只一般。她是不是模仿了别人的教案?”  “是模仿的,我在杂志上看到过类似的教案,几乎差不多。”  “啊,那太可惜了。抄袭!至少要降几个档次。”  ……  这是在一次教师优质课评比中,几位评委的一番交流。在随后的深入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往往忽略的是人的资源,即课堂生成性资源。课堂上,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等双向和多向互动时会产生许多的动态资源,它们往往突如其来,出现在学生的争执中,闪现在学生的疑问中,甚至存在于学生的错误中。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捕捉、去挖掘、去把握、去激活、去点化,师生共同生成新的资源,展开再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灵动沉闷的课堂,激发学生更自主地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创造出精彩。  
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更是动态生成的,这当中必然会存在课堂预设和动态生成的问题,只有精心地预设,才能有精彩生成。    一、动态生成的基础——创设弹性预案,拓展自主空间    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并不是主张师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方案的准备,我们的追求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教师应加强课前教学设计
新的课程观超越了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狭隘观念,确立了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学环境即课程等观念。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是两种不可忽视的资源。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条件性资源;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学生资源就是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教师如能运用教育智慧,巧妙发现、捕捉并利用
目的:微生物被认为是引起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的主要因素,它不仅可以存在于根管内而且能侵入到不同深度的牙本质层。粪肠球菌作为顽固性根尖周炎的主要可检出菌种之一,它可以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