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以其快速高效的处理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于饱和软土地基等不良地基的处理中。众多国内外学者对较低含水量的一般黏土等土试样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对于冲击荷载作用下超软土的内部力学响应规律及动力固结效应的研究仍鲜有报道,其静动力学响应规律尚有待研究探讨,特别是不同冲击荷载频率(包括高频率在内的)对不同深度土体的力学响应的影响。本文利用SPAX—2000改进型真三轴测试系统,针对淤泥土进行常规三轴、真三轴静动力排水固结试验,研究各冲击荷载频率(1Hz,8Hz,16Hz)、不同围压(200kPa,250kPa,300kPa)、不同中主应力(250kPa,300kPa,350kPa)作用下淤泥的冲击固结效应。此外,结合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固结条件对淤泥不排水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常规三轴试验:(1)试样的轴向应变量随着冲击作用频率的不同而变化,在相同围压作用下,存在着一个冲击荷载频率阈值。当冲击频率低于这一阈值时,随着冲击荷载频率的提高,轴向应变量逐渐变小,反之逐渐变大。(2)冲击瞬间,体应变为负值,表现为体胀,这与原位试验夯击瞬间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一致,验证了高含水量淤泥在冲击作用下的孔压负增长现象。2、对于真三轴试验:(1)在冲击过程中,偏应力-轴向应变的加卸载曲线形成了下端开口而非封闭式的滞回圈,且滞回圈所围面积的大小和形状是变化的。初始阶段,滞回圈的面积和不闭合程度都比较大,塑性变形及能量损耗都比较大,随着冲击遍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在卸载阶段初期,偏应力减小,而轴向应变来不及发生改变保持继续增加达到最大,偏应力最大的时刻并不是应变最大的时刻,表明淤泥试样在加卸载的过渡段出现了较大的应变滞后。(2)相同冲击频率,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大,滞回曲线越来越陡,即动变形模量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加而不断地增大。相同中主应力作用下,随着冲击频率的增高,滞回圈的面积不断变小,即高频作用下最大剪应变受限,冲击能量的损失变小。(3)经过冲击固结作用后,相同中主应力作用下,剪切阶段初期能量增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迅速增长,随后高频冲击作用过后的能量曲线率先趋于稳定,能量达到饱和。表明相同冲击能作用下,爆破、地震等高频率地脉动对建筑物软點土地基的震动影响更大,容易使地基土散失承载力,导致建筑物破坏。相同冲击频率,不同中主应力之间,剪切阶段能量增量曲线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大而逐渐上升,中主应力越大,则能量增长速度快、能量增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