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高考”报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wyldgw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被称为“考试的故乡”1。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如今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全国性的人才选拔测试始终牵动着国人的神经。对于关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高考,大众媒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媒体是如何呈现“高考”这一事件的?历年来对于这一话题的报道是否有所变化?是什么影响了报道框架?报道框架又如何影响了事件本身?这是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对1979年到2013年期间每年高考前后《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的新闻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从报道类型、报道主题、报道性质和消息来源四个方面的指标入手,并借助新闻框架理论,结合1979年之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分为三个时期对《中国青年报》高考报道的框架进行了横向分析,并对历年来报道框架的变化进行了纵向的总结。35年以来,《中国青年报》以消息为主要的报道类型,以招生纪律、现象解读和动态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报道中采用多种消息源并以中立报道为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新闻框架会随着考试政策、媒介环境、科技环境以及受众需求等方面变化而改变,但事实、服务和舆论引导框架贯穿了始终。社会变迁会影响报道的时间、方式和内容,反过来,报道内容也会对考试政策的修改和重新制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当人们意识到大学这一知识的殿堂,能帮助他们探寻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时,高等教育便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的发展也随即面临了经费短缺这一关乎高校存亡的难题。高
以2008年生态观测定位站调查数据和Landsat-5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建立森林水源涵养生态效益的常规多元统计模型得到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88,平均检验精度81.1%。以模型估计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不和谐的因素也日益增加。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衡,表现为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从劳动者收入入手研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为美国作家艾瑞克·罗威(Eric Rauchway)创作的一篇普及型学术著作《美国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概览》(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New Deal: A
本文从古典货币政策和汇率传导模型出发,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各环节的有效性,详细论述了市场条件下和非市场条件下的传导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
地域文化特色与可资运用的文化符号是进行区域旅游商品设计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分析了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商品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列举2010年第二届"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
言据性是说话人/作者对所述命题的信息来源及其信度进行说明的语言表征,同时编码了说话人/作者对所述命题的态度评价和介入程度。言据性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们的认知
信用卡是代替现金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其产生的初衷是为了给人们的交易提供便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卡套现行为屡禁不止,不仅给发卡银行带来了隐患,也使持卡人面临着信用
近年来,小提琴以其音色唯美华丽、表现力强、方便携带等一系列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小提琴,以培养其综合素质或是作为专业培养
金融稳定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波动密切相关。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尚处起步阶段,因而对已有经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过程的总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