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现实与拟态人居环境时空演变研究:中国东北三省36市案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1991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人居环境既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又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同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现象与事物都遵循着生命周期理论,在其生长、发展、收缩、消亡等动态演变的过程中必然出现许多病症、产生许多问题,东北地区也不例外,人口流失、环境污染、企业破产、资源枯竭、房地产库存严重、经济增速下跌等等,实质上这些既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外在病症,也是城市人居环境时空演变规律的必然。认知与研究城市现实、拟态人居环境的时空演变规律,既具有“人居环境科学”、“聚居病理学”、“新人地关系”、“新时空观”等的理论探索价值,同时也具有“振兴东北”、“生态文明建设”、认知“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等的社会实践服务价值。通过百度指数(http://index.baidu.com)的开源接口,抓取了 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计2192天,东北三省36个地级市,通讯社交等10个子系统,微博、京东等32个子要素共计2525184条数据,并建立了城市拟态人居环境数据库。通过社会经济数据、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对应的图形数据,搜集了 2002-2016年15个年份人类系统等5大系统、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26项指标,并建立了城市现实人居环境数据库。揭示了城市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中存在的“发展、收缩”现象,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地理信息技术(GIS)、计量地理学(熵权法等)等方法对城市现实人居环境与城市拟态人居环境的等级体系、时间过程、空间格局等发展、收缩的时空演变特征,城市拟态人居环境时空演变的特殊效应等进行研究,城市人居环境时空演变的六种形式,对城市现实与拟态人居环境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启示以及实际运用等进行了探讨,并对城市“三态”人居环境(现实人居环境、拟态人居环境、意象人居环境)等进行了展望。大数据、自媒体、信息空间、计算机技术等为地理学视角下开展人居环境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机遇、新范式,然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传统数据并不会丧失其学术研究价值,网络数据与传统数据相互结合,拟态人居环境与现实人居环境相互统一,在信息化、全球化浪潮中对人居环境进行多元化研究具有学术层面的认识论意义与实践层面的社会服务价值。论文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如下:(1)现实人居环境与拟态人居环境的等级体系。①首位度,无论是城市现实人居环境还是城市拟态人居环境在其演变过程中都具有明显的首位度特征与完善的等级体系,但是首位度特征的代表性城市以及等级体系的城市排列组合二者又有所不同;②变化性,排名靠前和靠后的城市其城市现实人居环境与拟态人居环境排名变化不太明显,较为稳定,而居于中间的城市二者变化较为明显;③集聚性,无论是城市现实人居环境还是城市拟态人居环境二者均具有空间集聚性,沈大集聚核心区、长吉核心集聚区、哈大核心集聚区等是二者共有的属性。(2)现实人居环境与拟态人居环境的时间演变过程。①总体趋势的统一性,无论是城市现实人居环境还是城市拟态人居环境二者时间演变过程的主旋律仍为发展,二者同样存在收缩现象,不同的是二者发展、收缩的年份节点以及不同年份发展、收缩的城市数量不同,城市现实人居环境发展极大值点是2007年,收缩的极大值点是2014年,而城市拟态人居环境高度发展的年份是2016年,重度收缩的代表性年份是2012年;②时间演变的差异性,东北三省城市拟态人居环境发展的城市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拟态人居环境收缩的城市数量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城市现实人居环境发展与城市现实人居环境收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交替变化的态势;③时间类型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城市现实人居环境与城市拟态人居环境均由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与城市人居环境收缩两大主类构成,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空间、尺度的不同,发展、收缩下属的亚类又有所差异。(3)现实人居环境与拟态人居环境的空间演变过程。①区域典型性特征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城市现实人居环境“总体发展”、“总体收缩”、“发展期”、“收缩期”、“发展点”、“收缩点”等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共计分为八种不同的城市人居环境演变类型,但是由于其研究时间尺度的限制,城市拟态人居环境分类仅为六类;②时空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城市拟态人居环境总体时空演变特征是由收缩向发展演变,而城市现实人居环境尽管总体上仍为发展,但是发展区、收缩区、发展点、收缩点等交替波动出现;③典型城市人居环境演变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城市现实人居环境与城市拟态人居环境在发展层面都存在持续变好也存在连续下降的态势,在收缩层面都存在收缩加重也存在收缩逐步减轻的态势,且无论是发展还是收缩均存在量变与质变之分。差异性,城市现实人居环境在演变过程中,孤立的发展、收缩点,可以引起一定时间段内的总体发展或者收缩;总体发展、总体收缩的情况之下,也会出现一定时间的收缩期与发展期,这两个层面,城市拟态人居环境均为城市现实人居环境演变的子集。(4)城市人居环境时空演变的六种形式。城市人居环境既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又是一个动态演变的有机生命体,随着“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的演变,城市人居环境以“时间”、“空间”、“尺度”为准则,会进行着纷繁复杂的演变,初步认为城市人居环境演变具有六种可能性:城市人居环境的绝对演变;城市人居环境的相对演变;城市人居环境的主体演变;城市拟态人居环境演变;城市现实—拟态人居环境演变;城市“三态”人居环境演变。(5)现实人居环境与拟态人居环境的相关性、特殊效应、启示以及实际应用。现实人居环境与拟态人居环境的总体相关性较大,不同的省份之间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别城市之间相关性差异更加显著;城市拟态人居环境比城市现实人居环境具有更加明显的“首位度特征”和离散程度特征。无论是“购物类”拟态人居环境的“双十一效应”、“旅行类”拟态人居环境的“前兆效应”,还是“团购类”拟态人居环境的“周五、周六效应”,其本质上是城市拟态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中表征出来的是在某一时间段、某一拟态区域现实或者虚拟地理现象发展集聚而后不断收缩的时空演变态势。启示,人居环境范畴的不断扩宽利于推进“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人居环境内容的不断深入便于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人居环境”问题,人居环境思维的不断转变助于适应日新月异的“城市人居环境”变化。实际应用,城市建设由“宜居城市”转向“宜居智慧城市”,城市服务由“现实空间”转向“现实与拟态空间”,城市管理由“静态”转向“静态、动态以及预警”。(6)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探索方向。不足之处,现实、拟态人居环境数据时空尺度的不对等,未能进行基于居民主体的现实、拟态人居环境对比,部分人居环境时空演变的理论缺少实证研究;未来研究探索方向是将网络数据与传统数据相结合,社会整体与居民个体相结合以及城市“三态”人居环境相结合,以期满足现实需要,服务远景社会。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我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工作的实践,从明确实训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紧紧围绕专业建设确定实训室建设内容、加强实训室建设过程管理等方面,对实训室建
把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扩展至全球范围,这是一种富有道德吸引力的理论尝试。全球正义理论强调富国及其公民们对于全球平等分配的道德责任,但作为一种个人主义的学说,它没有
首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采用"问题导向型"和"典型案例"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数据。其次,运用多元排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改革
介绍了PAWS软件平台的组成和体系结构,说明了用PAWS开发自动测试系统的方法,并对PAWS的特点和用该系统开发的自动测试系统的优点进行小结。
<正>MOXA在全国范围内诚征软件合作伙伴,请即刻 登录网站http://www.moxa.con.co/uc/index.htm在 线填写表格。 本次MOXA软件合作伙伴招募活动由中国自动化
期刊
该文针对低挥发份无烟煤的燃烧特性,探讨强化链条炉排锅炉燃烧无烟煤技术。实践表明,除了合理的燃烧室布置特别是合理的前后拱布置和选择适合的炉排型式与尺寸外,还必须采取
本文叙述了综采工作面切眼大断面掘进的整个施工过程,采用左旋螺纹钢锚杆、钢筋网,配合锚索、梯子梁和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顶板,计算了支护强度对顶板下沉量的影响,分析了支
11月北京,泛华测控作为NI的系统联盟商和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代理,第9次参加NIDays中国站的盛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泛华测控今年带来了“生产过程的柔性测试技术”的精彩演讲和基于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特征,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可通过刺激来形成。人一旦有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为之追求。在幼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恰当设置学习目标,重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