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模式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多年中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占据了全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2005年1至7月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3635.9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5﹪。其中,加工贸易出口218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3.5﹪,可以说加工贸易在促进利用外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 本文回顾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工贸易的形式、内容、水平还有一定的不足,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增值较低,同时我国加工贸易所赖以发展的优势条件如廉价劳动力、优惠的引资政策等已受到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挑战,关税减让给加工贸易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本文参照国外加工贸易的模式,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加工贸易新模式,为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和成功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建议:提升研发能力及产品档次,提高加工深度,延伸增值链,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同时完善加工贸易的政策体系,营造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其他文献
所谓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当前,大量的理论文献将公司透明度问题纳入到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范围,考察公司信息披露
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技术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可行的技术成长途径包括内生型和外生型成长两种。在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内生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跨国公司R&D国际化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经济发展和技术变迁,使得地下空间这一经济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相对价格也得到较大的提高。目前,我国地下空间产权没有清晰界定。产权制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种类繁多的经济区,这些经济区有不同行政区之间的联合,也有同一行政区内部的联合。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经济区主要有长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