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整合与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种类繁多的经济区,这些经济区有不同行政区之间的联合,也有同一行政区内部的联合。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经济区主要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等等。对于西部地区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也呈现出簇团式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四条一级经济带,即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呼兰—包兰—兰青线经济带;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等。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这些经济圈(带)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却面临诸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分割,“以邻为壑”的“行政区经济”对经济区运行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才流、技术流等的输入输出而采取的行政手段的限制。在这一背景下开展了区域经济整合这一课题的研究。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我国加入WTO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经济规则单一化和市场化,为催生经济区域进行了铺垫,也进一步对于西部区域经济的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对于西部来说,区域经济整合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计划经济的影子仍然十分突出,政府职能还远未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转变的情况下,区域之间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采取的更多是对立,而不是合作,所以如何打破各地区从自我利益出发而造成的区域的封锁、市场的割裂,使各地区资金、要素实现更加畅通、有序的流动,打破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使经济区能真正发挥其在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本文我们指出,要实现西部区域经济整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形成更多的相互联系的经济区域,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治理,通过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打破行政区划的人为界线,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各实体要素以及与运行环境间的重新组合优化,最终达到区域经济整合的理想状态,即统一大市场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其他文献
1998 年进行的住房货币化改革及个人抵押贷款业务广泛开展极大地拉动了我国住宅市场需求,其后几年住宅市场一直呈现“供求两旺”的繁荣景象。而基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美国储
本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品牌国际化与品牌国际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品牌国际化是需要在一定基础和条件上进行的。在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国际化进程中,有很多机遇,也有很多
现如今国家不断要求各个中小学院校开展素质教育,通过对课程模式与教学的改革建立高校课堂形式,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多样、丰富,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期刊
所谓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当前,大量的理论文献将公司透明度问题纳入到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范围,考察公司信息披露
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技术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可行的技术成长途径包括内生型和外生型成长两种。在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内生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跨国公司R&D国际化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经济发展和技术变迁,使得地下空间这一经济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相对价格也得到较大的提高。目前,我国地下空间产权没有清晰界定。产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