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t-M的图位克隆与磷高效位点PE1的精细定位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是人类摄取植物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逐年上升。然而,我国现阶段大豆单产和总产量都相对较低,远远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目前超过80%的大豆都依赖于进口,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已成为我国大豆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雄性不育创制的三系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发掘大豆雄性不育基因、创制杂交大豆可能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但是大豆中关于雄性不育的研究及应用都比较少。此外,缺磷是限制大豆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产量,大量施用磷肥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发掘磷高效位点、培育磷高效大豆品种十分重要。本研究首先利用在大豆育种系中鉴定出的一个大豆雄性不育突变系(St-M)与正常野生型(JD12)构建的遗传群体,图位克隆出一个新的雄性不育基因Mst-M;再以大豆基因型BD2和BX10及其衍生的168个F9: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在高低磷条件下对大豆磷高效位点PE1进行精细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I2-KI染色及电镜扫描对花粉形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育系St-M的花粉不能被I2-KI染为蓝色,花粉粒个数少且体积大,形态干瘪皱缩;而可育野生型的花粉能被I2-KI染为正常的蓝色,且花粉粒个体均一,呈圆球型、在花药中整齐排列。说明不育系St-M的不育性可能是由花粉败育引起的。(2)遗传分析表明,所有F1代均可育,而F2和F2:3群体的育性分离比符合预期的3:1(可育:不育)和1:2:0(纯和可育:杂合可育:纯和不育),由此说明大豆的不育性状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的,命名为“mst-M”。进一步通过集团分离分析法发现,几乎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均分布在13号染色体上,868个SNP(95.81%)分布在21,877kb~22,862 kb的区间内,因此,Mst-M被初步定位到该区间里。(3)通过构建遗传图谱发现,mst-M在W1和d CAPS-1两个标记之间,并且距离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6 c M和1.8 c M。利用共同标记将该基因与已报道的不育基因进行排序,结果如下:Satt146-(5.0 c M)-st5-(2.5 c M)-Satt030-(15.3c M)-ms6-(5.0 c M-Satt149)-(39.5 c M)-W1-(0.6 c M)-mst-M-(14.1 c M)-Satt516-(7.5 c M)-m1-(16.3 c M)-Satt595。结果表明mst-M与以往的雄性不育基因均不在同一个位置,说明mst-M属于一个新的不育基因。(4)利用BD2和BX10衍生的168个F9:11重组自交系群体对PE1进行精细定位,同时利用11号染色体、Scaffolds-21和Scaffolds-32上的117个bin标记构建了高分辨率遗传图谱,该图谱所覆盖的遗传距离为67.39 c M,物理距离为20.1 M。这些结果表明,18个测试性状中的11个性状的15个QTLs都贡献于PE1,并且在高磷和低磷的条件下都能检测出来。进一步通过精细定位,将PE1所在位点缩小到Scaffold_32上的200 kb区域内,包含16个候选基因。(5)利用近等基因系,在低磷条件下对PE1进行初步功能分析,发现#pe1植株的磷含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PE1,分别为27.9%和74.8%;并且#pe1植株分配到籽粒中的磷也显著高于#PE1植株,二者相差25.4%。以上结果表明PE1是同时控制大豆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的重要位点。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构建遗传群体,图位克隆了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t-M及精细定位了磷高效位点PE1,并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Mst-M是一个新发现的雄性不育基因,而PE1是同时控制大豆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的遗传位点。研究结果为大豆高产高效育种提供了遗传资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在浙江地区,中小民营企业乃是支柱力量。而在中小民营企业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小微企业。相比较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体量更小,但在提升总体市场经济活力,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解决城镇和农村的经营发展、就业、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激发经济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小微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性能优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瞩目。十年间,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从约3.8%快速提升到约24.2%。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除了需要继续改进材料自身性质
锂离子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因此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对温度非常敏感,已经被证明其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随着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除了需要满足其特定的建筑功能之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建筑艺术形象。大量具有质量轻、跨度大、刚度柔等特点的风敏感建筑随之涌现,
论文以自我效能感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查阅、分析前人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福州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旨在研究现阶段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听力自我效能感、自我归因和听力成绩上相关性差异的问题。研究发现:1)就听力能力而言,现阶段大部分高一学生的听力成绩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无显著性别差异;2)就听力自我效能感而言,现阶段高一学生平均水平不高,但个体
信息时代推进远程教育的飞速发展,而科技发展的双刃剑使得远程学习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本研究以远程学习者特征为突破口,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在充分了解远程学习者及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提高远程学习效率。首先,对国内外的远程学习进行文献综述,指出学习者特征是提高远程学习效率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之上对远程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远程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关联,并分别从远程学习基础理论、自我导向
新能源技术和大规模利用清洁能源有助于实现低碳经济,成为当今世界能源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发电形式,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分布式
橄榄[Canarium album2(Lour.)Raeusch]原产于我国南方,是我国特有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果品鲜食、加工均宜。鲜食型品种质地清脆,初感味涩,渐觉回甘;加工型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产业,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产业之一,体验民俗文化与风情成为乡村旅游中人们极感兴趣的项目。因而,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
近年来,能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应对接踵而来的各种问题,世界各国将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作为发展的重点,燃料电池汽车也因此迅速发展。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占据着核心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