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静滴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苏醒期躁动是小儿全麻常见的并发症,对小儿身心带来的危害以及对苏醒质量和术后恢复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系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后疼痛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引起烦躁的主要原因。本实验旨在研究预先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择60例择期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前10分钟试验组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mg/kg,对照组静脉滴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两组在入室及拔除喉罩时(T1),到达苏醒室后5分钟(T2),15分钟(T3),30分钟(T4)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值以及T1~T4的疼痛、躁动和镇静评分(分别为FLACC评分、PAED评分和Ramsay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在T1,T2,T3时点HR低于对照组,在T1,T2时点MAP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疼痛评分在T1,T2,T3时点均低于对照组,躁动评分在四个时点均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在T1,T2,T3时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患儿全麻诱导前预先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mg/kg,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苏醒期躁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实验目的:   观察26至45岁之间不同年龄段人体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于不同年龄人体腹部皮下取用等量脂肪组织,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提取脂肪干细胞,计数原代单
目的:对于收集到的共17例非综合征型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患者进行遗传学研究,以找寻患者的致病位点及以阐述突变的致病机制。方法:在所有参与人员签署知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GC)冲击治疗后的影响。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活动期及其中22
目的:通过分析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CD28、CTLA-4、ICOS、PD-1的表达,探讨CD28家族共刺激分子在母胎界面的表达特性及其与不明原因反复流产的关系。方法:1.选取2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合并动静脉血栓(venous and arterial thromboembolicevents,TEEs)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为肺癌合并TEEs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易损斑块及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并评估改良ESRS对脑梗死年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筛选出准确度更高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
小梁切除术被认为已经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传统手术方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更好更迅速控制眼压,然而在手术过程中产生并发症比较多。在临床的大量需求中进而促进及发展了新
目的:探讨TGF-β1/Smads信号通路和RAS在高盐致Wistar大鼠高血压及左室重构中的作用;评价替米沙坦和辣椒素对高盐致Wistar大鼠高血压及左室重构模型的疗效,并初探其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0.5%NaCl的颗粒饲料,NSD组),4%高盐组(给予4%NaCl的颗粒饲料,4HSD组),8%高盐组(给予8%NaCl的颗粒饲料,8HSD组),4%高盐+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评价非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及肥胖T2DM患者早期左房功能,
目的:利用磁共振组织追踪(MR tissue tracking,MR-TT)技术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