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站区域交通流运行行为的仿真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交通是我国道路交通的基本情况之一,各种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在公交车站区域的相互干扰尤为明显,往往会降低路段通行能力,甚至造成拥堵的发生。因此,详细地分析公交车站区域混合交通流的运行行为十分必要,有助于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自行车和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绿色出行系统。在保障公交运行效率,为非机动车提供舒适的行驶空间的同时,保障机动车辆的有序通行,同时为乘客提供安全的步行空间。目前,国内外对公交车站区域混合交通流运行行为侧重公交车和机动车的相互影响,而对非机动车和公交车的相互影响研究较少,对非机动车与乘客冲突的研究更少。因此,本论文在总结公交站台布局形式及各种交通主体的运行特性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公交车站区域混合交通流的相互影响,通过VIS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公交车辆进出站及公交乘客上下车的过程,并结合案例在不同场景下对公交车站区域的混合交通流进行仿真。具体来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详细分析了路边直列式、港湾式、非机动车道后绕式这三种公交车站的基本布局形式及对应的车站区域交通流的运行特点,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公交车站区域内混合交通流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公交车辆进出站与机非混合车流的干扰过程分析和乘客出入站台与非机动车流的干扰过程分析。(2)通过实际调查数据和相关规范的推荐值,对VISSIM仿真模型的基础特征参数、交通特征参数、驾驶行为参数进行了标定,构建了公交车站区域的交通流运行仿真模型,实现了基于VISSIM高级乘客模型的公交车辆停站过程,以及基于VISSIM-VAP的公交乘客下车离站过程。并采用基于折算的混合交通流延误时间、非机动车道服务水平作为仿真模型的评价指标。(3)选取北京市四环至五环之间的姚家园西公交车站作为典型案例,在不同场景下对公交车站区域的混合交通流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数据的处理计算,分别从公共交通使用者和小汽车使用者的利益出发,分析不同公交站台布局形式下的车站混行系统延误时间,并从非机动车使用者的利益出发,分析不同公交站台布局形式、公交车辆类型,以及公交车辆泊车方式下的公交车站区域内非机动车道的服务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上肢浅静脉的走行位置、口径大小、有无变异,为临床的中心静脉置管术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方法本文对40具(80例)成人尸体的上肢浅静脉进行观察研究,测量其管径,静脉瓣数,计
政府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承担着综合管理的职责,面对着包括自然灾害、食品卫生事件、集会游行等情况在内的一系列随时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扰乱公众生活秩序的突发
随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推进,社区集体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社区集体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原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路径和发展效益关乎群众切
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深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百姓收入的迅速增长,理财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关注点。把钱投资到证券市场,尤其是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已经成为不少个人投资理财的首选。目前大众关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领域始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
背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被认为是起源于施旺细胞或神经嵴细胞的多能细胞的罕见肉瘤。半数的PNST的发生和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密切相关,NF1是一种良性外周神经肿瘤,其发
目的观察山茱萸果核提取物对小鼠常温耐疲劳实验和常压耐缺氧实验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对山茱萸果核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动物随机分组,用山茱萸果核提取物进行小鼠常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