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一些根源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本质性改变,如: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我国农业、农村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分散的小农生产与社会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无法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业的弱质性日益明显,从事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大批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业生产主要靠老人、妇女维持,农业发展前景堪忧。同时,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农村弱势群体处境艰难,乡村共同体面临解体的困境。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大量涌现出各类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四川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发展较大。农业经营的规模化程度、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来突出。当前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系统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还很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省高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例,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作用、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着重论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拓展当前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通过探索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关系以及其外部关系的具体研究,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外部影响和基础政权乡村治理,对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思考,即加大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改善农民专业组织发展环境;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提高自身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强化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引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重视农民合作意识和能力建设,希望能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