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式信息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评价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为结直肠癌患者设计一套流程化、图示化、视觉化的健康宣教方案,并借助思维导图可视化软件将其制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信息支持图谱。探讨该宣教方法对CRC患者接受患病事实、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改善焦虑程度、应对能力等认知方面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宣教路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根据类实验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在患者入院当天,利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筛选出80例疾病不确定感得分>32分的CRC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干预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信息支持宣教方法,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基线)、术前1天、术后7天以及出院1个月首次复查当天的四个时间点,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医学应对方式得分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P>0.05)。患者的疾病诊断、合并疾病种类、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等临床疾病相关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具有可比性。2.重复测量结果显示,除不可预测维度得分外,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它各维度得分的时点、组别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可预测性评分在术后7天出现差异性(P<0.05),干预组各项目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3.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重复测量结果提示,不考虑时间因素时,两组患者焦虑得分因干预方法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F=8.803,P<0.05);不考虑组别因素时,不同时点的焦虑得分结果有差异(F=228.875,P<0.001);两者的交互效应存在统计学意义(F=3.055,P<0.05)。4.干预后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逐渐下降。重复测量结果提示,各维度评分结果在时点、组别以及交互作用上P<0.05,提示两组医学应对方式得分随时间的推移有显著差异,且思维导图模式的干预方法对各项结果的作用会因时间因素的影响而改变。5.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思维导图信息支持组的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较高,两组结果比较存在差异(P<0.05)。研究结论:1.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相比于临床传统宣教方法,能有效管理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缓解其焦虑情绪并引导其选择乐观积极的应对方式。2.思维导图对提高CRC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的现状及特征;探讨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烧伤患者社会支持、灾难化认知和应对方式对急性应激反应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为缓解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改善烧伤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式连续纳入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及某烧伤专科医院烧伤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10
研究目的:1、了解国内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模式的研究现况;2、明确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核心和原则,并以此为框架,制订ICU的探视方案;3、汇集与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相关的证据,基于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构建相关的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方案,降低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抑郁,降低患者和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研究方
研究目的:本研究借助三种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在农村地区失能老人中的应用,并判断三种量表对压力性损伤的预测差异,确定适合该人群的筛检工具,为将来推广压力性损伤高危筛检服务提供相关信息和理论支撑,以期服务更多的患者。研究方法:本研究借助临床上常用的Braden量表、Norton量表及Waterlow量表,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温州某县级市三个镇的农村地区,通过村居委会途径整群抽样选取失能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6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11.1-2019.10.31杭州某三甲综合医院1337例诊断为ACS并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筛选后,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循证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全面考虑患者撤机前期和撤机期的护理过程,构建本土化的科学、实用、合理的有创机械通气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国内医院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管理的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细化危重症护理的质量监测,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制定严格的检索策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
研究目的:通过对安宁共照模式下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要素的调查,了解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找出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最终为医院护理管理者相关措施的制定,护士安宁疗护素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为生命末期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编制《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两轮专
研究目的:1.调查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时心理困扰现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心理困扰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针对性的干预建议;2.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前列腺癌患者心理困扰预测模型,用于筛查容易发生发展为有临床意义的心理困扰的高危人群,为开展早期干预提供识别和预测工具。研究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杭州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符合纳排标准的25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表和心理困扰
研究目的:了解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现状;观察积极情感表露对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较两种不同积极情感表露方式在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应用的结果有无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属于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州市某医院及社区医院就诊的92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
研究目的:本研究对存在未被满足心理需求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二元干预,以探讨二元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未被满足心理需求、生活质量、社会约束、焦虑、抑郁的影响,同时也为验证二元干预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甲医院乳腺外科住院,SCNS-SF34量表心理需求领域评分﹥20分且需要行乳腺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共96对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
研究目的:(1)构建和优化适合本土青年抑郁症患者的PEERS训练方案;(2)验证PEERS训练对青年抑郁症患者社交能力、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延续PEERS方案的整体框架,初步构建了10个主题的社交技能训练方案。邀请精神科专家和心理治疗师开展座谈会,对PEERS干预方案的整体程序、每一个课程内容、干预时间及频率进行研究。在经过充分全面的讨论后,最终构建了适用于本土抑郁症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