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成倍地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在应对现今社会呈指数式增长的无线接入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MIMO技术问世以来,低复杂度高性能的信号检测算法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们的研究热点。期望传播(EP)是一种专门解决后验概率估计的算法,在解决通信系统信号检测上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的研究重点为基于期望传播的MIMO信号检测算法。期望传播算法是一种迭代更新的确定性概率近似算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成倍地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在应对现今社会呈指数式增长的无线接入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MIMO技术问世以来,低复杂度高性能的信号检测算法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们的研究热点。期望传播(EP)是一种专门解决后验概率估计的算法,在解决通信系统信号检测上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的研究重点为基于期望传播的MIMO信号检测算法。期望传播算法是一种迭代更新的确定性概率近似算法,首先选取可因子化的近似分布,通过并行更新各因子项,在迭代过程中逐步收敛到最佳近似。将期望传播应用到MIMO检测中时,一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贝叶斯公式直接计算发送符号的联合近似后验分布,而另一种情况下只需要计算符号分量的边缘近似后验分布,因此本文重新推导了两种基于期望传播的MIMO信号检测算法。为方便区分,将上述两种算法分别记为联合后验期望传播算法(Joint posterior probability Expectation Propagation,JEP)和边缘后验期望传播算法(Marginal posterior probability Expectation Propagation,MEP)。JEP算法在大系统条件下被证明是贝叶斯最优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最优性无法取得从而限制性能的问题;另外MEP算法的迭代过程中存在大量除法运算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鉴于JEP和MEP算法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三方面的创新:1.针对JEP算法收敛错误率高和实际MIMO系统下算法最优性无法取得的问题,改进的矩匹配方案充分利用了EP算法的自纠错能力,有效降低了算法的错误收敛率;另外,通过分析两项关键参数(初始方差和震荡因子)对JEP算法收敛速度和检测性能的影响,借助机器学习方法选择每次迭代的最佳参数。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取得了更优异的检测性能和稳定性。2.为了消除矩阵逆运算带来的高计算复杂度,本文重新推导了近似联合后验概率期望传播算法(Approximated JEP,AJEP)。AJEP算法消除了迭代过程中的矩阵求逆,但是零值初始化时存在收敛速度慢甚至不收敛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零值初始化方案的超低计算复杂度,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选择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上述关键参数优化有效解决了AJEP算法的收敛问题,并且以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取得了超越MMSE检测器的误符号率性能。3.为了消除MEP算法中大量的除法运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近似的低复杂度边缘后验期望传播算法(Approximated MEP,AMEP)。AMEP使用被除数移位相加的近似除法方案和一种忽略极小值的先验信息近似更新方案。得益于EP算法的近似特性,采用上述两种近似计算方案的AMEP算法在MIMO系统收发比值较大的时候相比于MEP算法最大性能损失不到1dB,但是总体计算复杂度不到MEP算法的20%。
其他文献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增强技术之一,中继通信技术是扩大无线服务覆盖范围,提升边缘用户通信质量,促进通信网络负载均衡的有效手段。其中双向中继技术因为占据高频谱效率、低中继时延等优势,备受研究领域关注。此外,为避免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造成强干扰,双向中继系统的节点大多采用半双工工作模式,这会给无线中继系统带来部分资源损失,因此结合新的技术设计有效的方案以优化现有中继系统的性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
在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大规模数据及标签的监督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实际场景中,有些类别难以获取足够多的数据、标签注释需要花费极高的人力物力,以及传统的监督学习无法识别未见过的类别,这些问题使得零样本学习成为目前更现实且急切的需求。针对上述困难,本文主要研究中小规模数据下的零样本及广义零样本图像分类与视频动作识别问题。零样本学习赋予了模型像人类一样学习的能力,通过将可见
近年来,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使得如何提高无线通信传输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引入超高频段电磁波,如太赫兹和可见光,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但不论是太赫兹还是可见光通信,它们在硬件上的要求和传统的射频通信不同:可见光通信中的强度调制要求发送信号是实正数;而太赫兹通信中现有的技术和器件都不能完全满足太赫兹波的需求。因此针对超高频段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调制方法,以实现高速率和高效率传输,在通信领域成为
随着目前数据体量的急剧增长,数据中心对于算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诸如加密解密计算、深度学习在线推理、云VR、云游戏业务等各类应用的算力需求已远远超过了通用处理器的能力所及。此时采用异构计算技术来增加系统的算力的方案已经成为业界趋势。但是异构计算系统中的各类异构计算单元存在差异性,用户直接使用异构计算资源需要接触异构计算系统底层细节,最终导致异构计算系统产生客制化成程度高、难于开发及部署等问题。本文诣
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使万物互联不再是遥远的祈愿。目前,对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 Generation,5G)的研究愈来愈多,5G商业化的推进也发展迅猛。然而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仍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譬如远距离传输、全球覆盖等问题都需要依靠卫星系统进行弥补。因此,卫星通信也是近年来通信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但因卫星的功率受限、带宽受限情况以及卫星通信间两点传输距离极远所引入的时延差等
通信领域发展迅速,电磁环境日渐繁杂,频谱资源越发珍稀,解决提高频谱效率问题迫在眉睫。变换域通信系统(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TDCS)拥有动态频谱共享接入特性及抗干扰通信方面的独特优势。而自适应编码技术,能够依据信道环境与服务质量要求,经过动态切换发射端的参数数值,进一步提升系统资源利用率。将变换域通信系统与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相融合,可以发挥自适
随着数据的高速增长和云存储服务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依靠其诸多的优点,如高效性、便捷性、支持按需付费、高扩展性等不断吸引着用户,致使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用户倾向于将自己的数据迁移到云环境中进行存储,并且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文件,用户可以采取存储多个备份的形式来提高文件的安全性,但是云存储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本文对云环境下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学习和分析,并着重于研究云
随着5G以及未来6G的到来,网络的用户数越来越多,通信速率越来越高。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通信需求时,需要卫星通信系统来增加通信的容量。同时,地形条件恶劣及人迹罕至地区的通信,由于基站建立成本过高,也需要卫星通信系统来拓宽通信覆盖面积。另外,为了提高军事通信的保密性和抗截获能力,卫星通信网络体系的构建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充分满足上述需求,大型低轨卫星星座群的构建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随着
因为无线频谱资源的短缺,毫米波通信在近年来得到了重视与广泛研究。毫米波通信可以拥有更宽的带宽,同时也可以降低天线的尺寸,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毫米波通信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都属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关键技术。信道估计是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一步。在传统的MIMO系统中,由于天线数目不多,不同
新兴无线系统旨在结合更多功能并符合更多的电信标准,为此无线系统越来越需要更小尺寸、更低成本以及更高性能的电路,在这种复杂的系统架构中,振荡器是最关键以及当今商用无线系统中体积较大的模块之一,因此对于缩小此类模块的需求很大。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FBAR)具有高品质因数和低尺寸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SAW等器件有了很大的性能提升,这就使其成为替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