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遥感技术的震后小流域泥石流侵蚀特征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xia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后泥石流侵蚀作用强烈,具有显著的产沙输沙能力和地貌效应,但目前震后泥石流侵蚀建模定量分析困难。本文以汶川地震震后牛圈沟为典型研究区,采用多源遥感、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坡体-沟道-流域”产沙单元,融合雷达遥感D-InSAR与Amplitude Tracking技术,生成场次泥石流侵蚀前后的高精度三维形变场,利用坡体、沟道、流域不同级别的产沙单元,研究震后泥石流侵蚀特征,定量分析震后泥石流的泥沙输移特征与过程,得出不同产沙单元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2008-2010年三场泥石流作用下,坡体侵蚀总量分别为120.70×10~4m~3、61.56×10~4m~3、68.25×10~4m~3,沟道侵蚀总量分别为12.65×10~4m~3、4.97×10~4m~3和9.02×10~4m~3,流域产沙量分别为79.76×10~4m~3、19.02×10~4m~3和24.62×10~4m~3。其中2008-5-12碎屑流造成的坡体、沟道、流域总侵蚀量均大于2009和2010年泥石流相应的侵蚀产沙量。2)坡体泥石流侵蚀产沙量占各级沟道产沙量的50%以上,是各级沟道泥沙主要来源,且沟道等级越低,坡体泥沙贡献率越大。坡体产沙主要以凸型、凸凹性、混合型坡体为主,占坡体总产沙的85%以上,坡体产沙量与坡体面积存在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坡体侵蚀速率与高差呈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与坡体坡长和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关系。3)流域内沟道侵蚀表现为大冲大淤,淤积区集中在主沟河道较窄处、弯曲部位和泥石流沟口。但在河道顺直且落差较大的河道处则表现为强烈的下切侵蚀,沟道侵蚀量与沟道面积呈正相关关系,沟道侵蚀速率与沟道面积无明显关系,与沟道沟长呈负相关,而与沟道高差和比降呈现正相关关系。4)各级流域的泥沙输移能力不同,流域级别越大,泥沙输移比越小,输沙能力越弱,其中一级流域的泥沙输移比最低,为0.23,三级流域的泥沙输移比最高,为0.92,流域产沙特征受流域地形地貌条件影响,其中流域侵蚀量与流域面积呈正相关,侵蚀速率与沟床比降呈正相关,而与流域圆度比和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且流域产沙特征受多种因素控制。研究结果可以为震后灾区泥石流灾害防灾减灾、流域泥沙调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以及下垫面不透水地块的增加,雨水地表径流污染目前已成为最为严重的一种非点源污染。为从源头控制降雨径流污染,通过分散式源头控制的低影响开发(LID)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但LID措施的选取受径流水质特性的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区域降雨径流水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了解流域降雨面源污染状况,分析径流污染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新
主要研究了粗糙集理论在决策表离散化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表离散化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基于决策表属性重要性的算法,首先使用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的互
当航行体在水中高速航行时,航行体表面压力会下降到此时的饱和压力,水会汽化形成空泡。超空泡的形成可以大幅地提高水下航行体的速度,但空泡的产生和溃灭引起的力学效应对航
研究了交流电作用下形成的铝多孔氧化膜,在封孔处理过程中膜的结构、电性能及含量的变化,探讨了交流氧化膜常温封闭机理.结果表明,常温封孔主要是利用溶液中氟离子等吸附在氧
目的: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外貌注重,因脂溢性角化病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大部分典型病例诊断较容易,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的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汽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
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本质上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的改进模型,由于该算法具有参数设置简单并且学习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其应用范围广泛、相关算法研究不断增多。极限学习机通过系统随机给定输入层权值的方法来获得隐含层随机映射,隐含层权值是采用最小二乘法通过一次计算而获得,这一特点使得其学习速度非常快。本文对极限学习机算法展开研究,针对极限学习机的一些缺陷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