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炭基氮肥的研制及田间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jeej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肥是作物生产中用量最大,增产作用明显但环境风险最大的肥料,国际上氮肥的作物利用率仅在33%左右,氮肥资源浪费非常严重,故缓/控释肥应运而生。生物炭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多功能材料,多应用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上,作为养分载体应用于缓/控释肥的研究目前还较少。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强吸附能力,表现较强的离子交换性能,且其含有反应性化学官能团,因此,生物质炭可作为肥料的缓释载体,延缓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降低肥料养分的淋失及固定等损失,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更重要的是,生物质炭基肥料在其养分释放完成后,仍可发挥土壤改良剂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环境友好的林果木枝条生物炭为缓释载体,通过三种完整、不同的中试工艺制备了炭基氮肥,结合室内样品测定,全面分析了生物炭基氮肥的特性,并对其缓释特征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施入生物炭基氮肥后的土壤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分析,研究其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后对种植的冬小麦进行了产量、地上部生物量等的田间效应研究,并最终计算了该季冬小麦对生物炭基氮肥的相关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不同工艺的炭基氮肥负载硝酸铵的量及其对硝酸铵的吸持强度存在差异,反应型炭基氮肥的硝酸铵吸附量最大、吸持强度最高,依次高于吸附型炭基氮肥和掺混型炭基氮肥;三种生物质炭基氮肥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氮素的释放起到了控释的效果,以反应型炭基氮肥控释效果最佳,依次优于吸附型和掺混型炭基氮肥。2、生物炭及炭基氮肥的施用对土壤容重及含水量的影响在各个处理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对照CK均显著提高,且掺混型炭基氮肥显著高于反应型处理,与其他各处理间未无显著差异;不同工艺制备的炭基氮肥对土壤铵态氮的累积具有显著影响,吸附型和反应型处理在冬小麦生长季铵态氮平均值大于对照(CK),对于总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不显著;冬小麦收获后土壤的全量及速效磷钾、pH值及阳离子交换量各处理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3、生物炭基氮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而降低亚硝酸还原酶及脲酶的活性,但是这三种酶活性在不同工艺制备的炭基氮肥处理间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冬小麦生育期内波动范围较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再小幅度上升的趋势,各处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微生物量氮含量随冬小麦生育期的推进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掺混及反应型处理在越冬期和拔节期均较苗期的微生物量氮有所提高,并在拔节期达到最高,较其它四个处理达到差异显著水平。4、生物炭基氮肥处理下的冬小麦有效穗数、千粒重、生物量及产量与对照CK相比平均提高了5.50%、8.46%、23.85%和23.42%,且显著增加了冬小麦籽粒中的氮素累积量,籽粒及秸秆中的磷素及钾素累积情况在各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冬小麦对生物炭基氮肥的利用情况,以反应型处理氮肥利用率最佳,其氮肥表观利用率及氮素农学利用率与硝酸铵单施相比分别高出34.74%、56.72%。
其他文献
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在管理班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只有所有班集体共同进步,才能形成一个优秀的学校。针对当前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
中小企业在各国、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许多国家积极采取的多种措施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人口,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从人口数据能挖掘出许多对我们极为有用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又能在政府的决策和社会发展建议中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山东农业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农业总产值和多种农产品产量高居全国首位,农业现代化程度也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山东农业发展进程中还
目前棉花生长已接近成熟时期,除做好棉田后期管理保座秋桃外,为了给来年棉花更大丰收准备优良品种和种子,同时,供给纺织工业以品级优良的原棉,应该抓紧做好棉花田间选种和采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耕地被占用,如何挖掘土地潜力,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是摆在人
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统破坏不仅仅造成自身破坏产生的损失,更多的是影响震后应急救援有序展开而造成损失。对于交通系统进行震后快速评估,能够为震后应急救援提
建筑史论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多,难以理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传统观点中以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开拓了新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虚拟仿真教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
为求解一维最优化问题,文献[1]介绍了仅用两个一阶导数值的二次插值格式.本文导出了一个新的二次插值格式.然后得到拟三次插值格式,这一格式只用到两个一阶导数值.与通常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