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福音救国思想评述——以赵紫宸与吴雷川之不同进路为例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4970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近现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了普遍的社会贫困,基督教开始关注社会问题,自由派神学也迅速发展。作为自由派神学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福音(Social Gospel),除了具有自由派神学的一般特点外,还强调基督教不应该只关心个人得救,应把基督的爱和道德扩大到整个社会,把《圣经》中的“爱”和“公义”原则应用于社会生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正义、和平为特点的社会秩序。该派相信在人的努力下,上帝的爱定会在社会上逐步实现,最终在尘世建成幸福、美满、充满爱心的上帝之国,整个人类得到拯救,并以之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此,社会福音派积极提倡社会、政治的改良,改善工人和贫苦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开办福利事业,兴办教育,进行社会服务,克服社会的不公、贫富悬殊等现象,并用基督的爱的精神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逐步去除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消除工业社会的弊病,实现整个社会的救赎。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在各方面急剧变化的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的基督教也与中国社会一同经历着种种磨难与挑战。五四前后,民族矛盾的上升使民众在新文化运动中对知识文化的关注转移到了国家存亡的问题之上,救国遂成为至高无上的任务,中国的需要,已压倒性地成为一切考虑的核心,基督教教会在今后的发展,能否在中国生根立足,其成败的关键,也全视教会如何藉着信仰的动力,来正视当前的问题,解决这些危机。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这一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随着美国布道家穆德(JohnRaleigh Mott)与艾迪(Sherwood Eddy)到华演讲,饶申布什(WalterRauschenbusch)等北美社会福音神学家的言论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社会福音思想在部分传教士、华人基督徒以及教会、教会学校、青年中间的影响日渐扩大。这一时期的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虽说皈依了基督教,但也仍然具有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般特征,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早就深植于他们心中,每个人都朝此“经世致用”的方向进行,他们不可避免也无可厚非地从社会救赎的角度来诠释及评估基督信仰的信息和价值,包括赵紫宸、吴雷川在内的许多基督徒知识分子都在努力建立一个适合时代的宗教。  赵紫宸和吴雷川是中国基督教史上很重要的人物,此二人也有很多论著留给世人。赵紫宸是在我国和世界上都享有声誉的神学家,他一直承认基督教的社会作用和基督徒对社会的责任,并宣传基督教为民族复兴作贡献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反对只关心个人灵魂的得救,但他并不认为单靠社会制度的改革或政治经济主张的更替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全部问题,而是必须同时开展民族心理的再造,比较重视基督教对中国文化更新的作用,是温和社会福音派的代表。吴雷川是一位在清末荣获进士与翰林头衔的旧士绅分子,受众人的敬仰,曾任燕京大学的校长,他认为宗教的功用在于领导个人以改造社会,基督徒必须直接或间接参加政治上的活动,因为基督教只有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甚至革命洪流之中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是激进社会福音派代表。  中国的社会福音派虽然受美国社会福音思潮的影响,在某些理论如宗教与平民之间关系方面确能寻到双方共鸣之点,但是中国社会福音派所面临的本土问题毕竟与美式的“社会福音派”有很大不同,有自己相当复杂的处境化诠释。美国社会福音派的崛起直接遭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成熟阶段的劳资分化与经济动荡问题,面临的是处理宗教与世俗之关系的传统命题,基本上还是属于神学范畴上的探讨,而中国基督教面对的则是远为复杂与多面的挑战,不满足于纯理论探讨的中国,社会福音很大程度上是在社会、政治层面上来讨论的,讨论基督教的启示性的本质并不多。  其实,对国家社会的救赎不是基督教存在的首要依据,也不是基督教在世上合法存在的证明,当社会福音把自己定位为一种救国的工具、一种重建社会的手段时,也就是它自身面临危险处境的开始,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社会福音派在当时一般民众中的影响也是很有限的,在这里,可以看到社会福音在中国所遇到的历史困境。但是应该看到,在社会福音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新教传教士及中国的基督徒知识分子都努力把基督信仰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在发展中国现代教育和医药事业等具体事项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就。也应该承认,社会福音从一个角度回击了非基运动,增进了国民对基督教的认识,在国家社会的救亡方面启发,也在符合社会改革等方面一定程度的调整了自身,促进了基督教的本色化。  从对赵紫宸、吴雷川所代表的社会福音派思想的分析中,深切感受到了基督教永恒不变的真理与不同时代地域下的解读之间的对抗与张力。赵紫宸、吴雷川所诠释的“社会福音”已成为过去时,供后学研究,但社会福音成为教会一部分人积极参与社会创建的神学基础和根据,其影响持续到今天的中国神学界。社会福音派的观点有所偏差,其结果也未达到预期目标,但他们从基督教中积极寻找改造中国社会的良方的精神很令人感动。人有罪性并不等于世界不能改良,在今天,中国一方面价值真空,道德滑坡,另一方面经济、政治不断趋向昌明之际,基督徒应作盐作光,教会应积极参与革新社会的任务,提出合理可行的原则配合建设国家社会的计划,使得神国早临,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一样。
其他文献
立正稍息站好rn相较于别的平板这款YOGA平板最特别的是拥有三种放置模式:触控、站立、阅读.rnYOGA站立模式的好处就在于,不用一直手持,也不必寻找支撑,YOGA自己就可以独自站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而德育就是由许多琐碎的细节组成的,一个不经意的
宜香9号株高118.4cm,穗容量230万~280万/hm2,穗长26.3cm,穗平均粒193.3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6.5g。苗期长势旺,分蘖力较好,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叶鞘、叶片绿色,叶耳无色,穗大
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理论。“世界”需要“改变”,是因为“世界”有“问题”。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相比较的意义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有下述三个层次的具体内涵:
水稻单产水平在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两次大的飞跃后, 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 第三次产量突破将产生于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 . 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
本论文试图借助对敬重概念的分析进入康德伦理学之中。从概念分析的角度看,本文考察了康德对敬重的种种规定,并由此涉及到道德法则和义务的概念,这分别由第二章和第四章进行讨论
本文是在现代化这一现实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从西藏传统文化研究的层面,考察了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所发生的变化。针对西藏特
周末休息,别一直在饭桌牌桌之间来回,和亲朋好友一起玩游戏吧,拉近彼此距离,假期气氛要嗨起来。这次MI为大家推荐几款好玩又耐玩,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并画面俱佳的Android多人游
作用特点:本品是从黄花夹竹桃种仁中提出的强心药,作用迅速,蓄积作用和副作用较小。用途: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对左心衰竭疗效较显著)。亦可用以纠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