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下钴酸锂的结构和电学输运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钴酸锂(LixCoO2)被用做锂离子正极材料以来,锂离子电池因为其工作电压高,充放电时结构稳定,循环寿命长,重量轻,环境污染少等优点,被广泛地运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以及电动车等领域。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高能密度,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正极材料现在已经成为电能源材料研究开发的重点。钴酸锂作为一种应用最早、最基础、最广泛的正极材料,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清楚其结构和电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和开发更高效性能的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多种实验技术手段,包括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原位高压电输运性质测量等实验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高压条件下钴酸锂的结构变化,电输运性质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机制来揭示结构变化引起的电输运变化。另外还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高压下钴酸锂的结构变化,能带结构变化,以及电子和空穴的行为等,并与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我们通过原位的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对Li0.9CoO2高压下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钴酸锂样品在实验的压力范围19.8GPa内结构非常稳定,无结构相变发生,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晶胞结构在高压下沿c轴的压缩率约为沿a轴的压缩率1.9倍,这说明钴酸锂沿层方向更容易压缩。另外高压下晶胞中Co-O键长减小,使得钴氧电子云重叠变大,因此CoO6八面体的晶体场劈裂能增加,压强越大,劈裂能也越大。其次由于钴酸锂是一种电极材料,对于其电学性能的研究非常重要。我们采用范德堡法在金刚石对顶砧中测量了高压下钴酸锂Li0.9CoO2的低温电学输运性质。通过对电阻-温度曲线的研究发现,高压下Li0.9CoO2电阻变大,表现出从半导体-绝缘体的行为。这种现象非常反常,与一般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高压行为相反,一般情况下,高压会让过渡金属氧化物中M-O-M(M=metal)的键长和键角发生改变,过渡金属的有效带宽变宽,从而使得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带隙出现闭合,导电性能变好。第三,对于Li0.9CoO2我们进行了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理论计算的结构显示在高压下,Li0.9CoO2各晶胞参数变化与实验结果一致,能带结构的计算显示高压下,钴酸锂的导带发生明显的向高能量方向移动,带隙增加。另外由于Li0.9CoO2中存在部分空穴,因此我们计算了高压下的差分电荷密度,发现在高压下,空穴被束缚,局域性增强。带隙的增加和空穴的束缚使得其导电性能变差。最后将Li0.9CoO2高压下电学性能变化与晶体结构变化相结合,提出高压下钴氧八面体晶体场劈裂引起的能带结构变化和能带重叠引起的对载流子的束缚的机制。
其他文献
移动智能网是在现有的GSM或CDMA移动网的基础上引入业务交换点,使底层交换网络与高层智能网相连,将交换与业务分离而形成的。随着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增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1977年提出,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它是人类动因的中心机制,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基
在水声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声波传播的多途效应而引起严重的码间干扰是水声通信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由多径所产生的信号衰落效应使水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都大大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所引起的灾难事件层出不穷,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政府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仅使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
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条件下武器装备保障问题。首先论述了战争产生的原因和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行装备保障研究的必要性。 论述我军的现行装备保障体制,阐明我军
社会保障是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制度文明,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开始发生变化,强调双方协商与合意的行政合同出现了。本文通过比较、借鉴国外行政合同比较成熟的理论,主要就行政合同
针对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普遍遭受污染的现状,提出一种新型AC滤料生物过滤技术——即利用新型AC滤料组成单层或双层滤料滤床,其既能保证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又能较大幅度地去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基金在证券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基金作为他们的投资工具。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大量学者对基金各方面的研究。在基金
本论文以我国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为主题,对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重点探讨了在教师教育革新发展新背景下,尤其教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