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结构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ol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1977年提出,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它是人类动因的中心机制,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基础。人们接受并整合来自实践的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和情感状态等方面的效能信息,形成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又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而调节个人活动。 培训师自我效能感是指培训师对个人职业行为能力的信念,是个体对控制自身情绪、主体感受和培训职业行为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因此培训师自我效能感对培训师的培训工作和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和评估是自我效能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它不仅反映了研究者对自我效能感内涵、作用和结构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确定自我效能感同其他关联因素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我们了解个体效能感的水平提供了可能,更是日后干预性研究的基础所在。因而本研究以“培训师自我效能感的编制量表与结构探索”作为切入口展开对培训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本研究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概述”。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培训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结构"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研究对象、方法。 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的探讨。要编制一个性能良好的测验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编制量表的过程也是对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的过程。这部分对与编制培训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一一探讨,主要介绍了自我效能感与培训师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作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等。从各相关理论中吸取合理的成分,提出了编制培训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基本原则和前提,为编制量表做理论准备。 第三部分为培训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部分,是本研究重点之所在。本部分比较详细地描述了编制量表的全过程。首先是对培训师进行开放式访谈,结合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原则,编制了第一稿“培训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经试用后对量表进行修改,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多次不断的旋转方法探讨和反复的分析、修改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构验证,最后形成了“培训师自我效能感量表”。全量表共包括3个二阶因素、5个一阶因素。对量表进行的各项测量学指标的考察表明:该量表信度较高、效度尚可,有良好的鉴别力,测题的各项指标也比较理想。 第四部分为培训师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及内涵探讨。基于统计数据,本部分对
其他文献
我国加入WTO已经近五年,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和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都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实施企业信息化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软件实施的低成功率制约着企业投入的热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SBS/纳米CaCO3共混物,ABS/纳米CaCO3共混物,PP/纳米CaCO3共混物,PP/纳米MMT共混物以及SBS/纳米MMT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资本管制逐渐放松和国际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冲基金也因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市场影响力已经蔓延到世界各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区域粮食安全作为构成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甘肃省基本上实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家庭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研究课
人是马克思一生理论研究的基点。马克思关注现实世界,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对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剖析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考的整个过程。出于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状态的同
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歧路灯》是一部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长篇小说,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古代第一部长篇教育小说,还在于它对十八世纪的清代社会生活作了细致而有趣的临摹,为后
随着新世纪国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军机制造企业在设计、生产过程中突显出一些影响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的制约因素:①对军机外形的设计要求日臻严格;②设计更改在试制期间十分
赞体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实用性文体,现当代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但也存在严重不足,多是对某一小类赞进行研究,缺少对赞文体的推迹求原的梳理和整体把握。本论文在对赞体
移动智能网是在现有的GSM或CDMA移动网的基础上引入业务交换点,使底层交换网络与高层智能网相连,将交换与业务分离而形成的。随着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