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科一至八病区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351例银屑病性关节炎病例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302份病例一般资料进行摘录、收集、分析,对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数据、中医证型及中西医诊疗特点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并修订相关诊疗方案,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医疗工作。 方法:收集302份病例完整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日期、家族史、发病节气及因素、银屑病初发年龄、银屑病病史时间、关节炎发病年龄、关节炎病史时间、关节炎分型、皮损类型、关节外表现等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相关数据。对实验室数据(包括HLA-B27、ANA、类风湿因子、ASO、抗CCP、ESR、CRP)、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CT、MRI)、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出研究对象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的关系,通过疗效评价得出相关结论。 结果:1.本研究中银屑病性关节炎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年龄在30-50岁之间,银屑病发病平均年龄在32.35岁,关节炎发病平均年龄在38.65岁,平均间隔6.77年。2.临床以对称性关节炎型居多(113例),其次是脊柱关节炎型(77例);合并有关节外表现占54.97%,其中合并甲病变者88例(29.14%),附着点炎者37例(12.25%),腊肠指(趾)者32例(10.59%),眼炎者9例(2.98%);银屑病分型以寻常型银屑病表现居多。3.本研究中,中医证型以湿热蕴结型(106例)、肝肾亏虚型(121例)为多,共占到75.17%; HLA-B27阳性者占35.45%,多集中在脊柱关节炎型PsA;治疗前ESR、CRP阳性率分别为40.40%、61.59%,治疗后ESR、CRP阳性率分别为23.18%、10.26%。4.治疗药物中,中药(含中成药、中汤药)使用率为81.13%,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中西药治疗组有效率96.43%,西药组治疗有效率85.61,西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为29.88%,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3%。再入院病例统计,因停药因素复发者占36.73%,其中既往西药治疗组者占75.51%。 结论:本研究中,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文献报道相近,疾病有一定特征性;临床研究中常用的Moll-Right诊断标准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差,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应采用最新CARSPAR分类标准进行临床诊疗及研究;临床证型以湿热蕴结型、肝肾亏虚型为多见,中药及中西药联合治疗独具优势,如:副作用小、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依从性强等;疗效评价体系应参考风湿科与皮肤科相关评分标准,并加入中医症候评分标准,以便今后的疗效研究更加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