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强子共振态的性质是强子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传统的夸克模型框架下,强子包括介子和重子,然而在QCD框架下,还允许存在四夸克态,五夸克态,分子态,混杂态,胶球等色单态。虽然实验上发现的的大多数强子可以用传统的介子和重子来描述,但是还要很多强子共振态无法用传统的夸克模型来解释。特别是对于质量最低的轻标量介子和质量较低的重子激发态。近年来国际上的大科学装置也积累了许多有关轻标量介子和低质量重子激发态的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子共振态的性质是强子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传统的夸克模型框架下,强子包括介子和重子,然而在QCD框架下,还允许存在四夸克态,五夸克态,分子态,混杂态,胶球等色单态。虽然实验上发现的的大多数强子可以用传统的介子和重子来描述,但是还要很多强子共振态无法用传统的夸克模型来解释。特别是对于质量最低的轻标量介子和质量较低的重子激发态。近年来国际上的大科学装置也积累了许多有关轻标量介子和低质量重子激发态的实验数据,如何合理的描述这些实验数据,并从这些实验数据中提取相关强子共振态的性质信息,对于我们深入理解QCD的非微扰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最近BESⅢ合作组测量了 Λc的Cabibbo压低过程Λc→pπ+π-以及Λc→pK+K-的分支比,其中7T+7T-不变质量谱上可以在500MeV附近看到共振态f0(500)的结构,以及在980MeV附近看到共振态f0(980)的窄峰结构,我们也能看到ρ介子的结构。另外,BESⅢ合作组也测量了 Λc→π+ηΛ过程,在ηΛ不变质量谱上可以在1670MeV附近看到共振态A(1670)的结构,在π+A的不变质量谱上能够在1385MeV附近看到共振态Σ(1385)的峰结构,在1430MeV附近可以看到数据的起伏,我们认为此处可能存在共振态E(1430)。我们用手征幺正方法对这几个物理过程进行了计算,并研究了π+π,K+K-,ηΛ,π+A的不变质量谱,在π+π不变质量谱中我们看到了共振态f0(500),f0(980)的结构,以及ρ介子的结构,在K+K-不变质量谱中我们发现在K+K-的阈值附近出现了增强结构,对应共振态f0(980),a0(980)同时我们也看到了Φ介子的结构,在ηA不变质量谱中我们看到了共振态A(1670)的峰结构,在π+A不变质量谱中我们看到了共振态Σ(1385)的结构,并且在1430MeV附近看到了个尖端结构,对应共振态E(1430)总之,本工作对于我们理解强子共振态f0(500),f0(980),a0(980),Σ(1385),Σ(1430),A(1670)具有重要意义,也为BESⅢ的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名山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对木本植物的种类、用途及区系成分作了详细分析,研究了名山区木本植物的区系组成、科属地理成分、优势及表征科、属、以及资源植物的主要用途,以期为保护名山区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和开发木本植物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经调查,名山区共有木本植物97科278属588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9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87科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与老师将会采用移动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市场上现有的移动学习平台多为APP,使用繁琐且用户粘性不好。少有的几个教育类微信小程序也缺少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针对性设计,而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现有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特殊性,导致学习成效甚微。针对当前移动学习存在着APP使用繁琐和微信现有教育类小程序与计算机课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信仰呈现复兴趋势,各地开展民间信仰活动,信仰空间或被重建,或被改造,成为民众表达信仰诉求的重要场所。信仰空间是重要的村落空间组成部分,同一个信仰空间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民间信仰的态度有所转变,对信仰空间的重构就是对地域精神和文化的认同,体现出各个时期地方民众的文化选择。本论文从一个信仰空间所经历的合法化过程为切入点,采用“场域”的
声子晶体是一种具有人工周期结构的复合材料。近年来随着压电、压磁等功能材料在声子晶体结构中的引入,声子晶体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如谐振器、滤波器、传感器和微流体操控等领域均可利用声子晶体的独特物理特性实现性能提升。然而随着技术发展,器件的频率逐渐提高(达到几个GHz),压电压磁声子晶体的结构也越发复杂,多层和带有气隙的层状结构逐渐受到学者的青睐,在此,我们着重考虑,当压电、压磁声子晶体结构中存
圆柱体是生产和生活非常普遍的结构。近年来,有不少关于圆柱三维振动的研究,在一些近似方法研究中有人采用了切比雪夫多项式级数作为允许函数来研究圆形和环形平板、实心圆柱和空心圆柱的三维振动。结果显示了切比雪夫多项式在数值计算方面的稳定性,特别适合于高阶模态的计算。但是目前在圆柱体上开槽的研究却不多见。在圆柱体上开凹槽会改变边界条件,使它很难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但我们仍将使用切比雪夫多项式级数和瑞利-里兹
孔隙尺度下非牛顿流体模拟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生物医学中动脉瘤诊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由于非牛顿流体通常具有更复杂的本构方程,其粘度与剪切速率或速度梯度有关,传统计算方法难以有效处理这一问题。格子Boltzmann(LB)方法,作为一种具有动理学背景的介观数值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非牛顿流体流动研究。它易于处理复杂边界、计算效率高、易于并行化,在模拟复杂流体流动时展现了极大优势。本文利
目前楔横轧轴类件成形技术主要是将坯料加热至完全再结晶温度以上,在整个轴类件成形过程中,加热能耗占总能耗的90%以上。因此降低温度轧制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的目标,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满足节约型社会需求。由于楔横轧轴类件成形过程复杂,轧制温度直接关系着轧件塑性状况和微观组织演变,若直接降低轧制温度,会导致轧件出现各种成形质量缺陷,甚至会损坏模具和轧机设备。本文开展楔横轧轴类件温轧成形技术理论研究
近年来,无参数聚类算法是无监督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无参数聚类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在对给定数据集进行训练之前,不需要研究人员事先指定参数(例如,簇数目和初始簇中心)。在实际应用中,簇数目和初始簇中心往往是未知的,不恰当的事先指定反而会导致令人不满意的聚类结果,尤其是对于含有较多簇的复杂数据集。尽管存在一些专有的方法能对簇数目和初始簇中心进行优化,但是这些方法要么得出的聚类结果不稳定,要么计算复杂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