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可重构计算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数字系统的发展和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生产工艺的进步,促使FPGA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地位从辅助部件提升到了核心处理器件。基于SRAM的FPGA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可重构计算的开始。由于数字系统日趋复杂,因此,设计人员希望能够以较少的资源实现复杂的系统,使系统的设计由逻辑规模转向分时复用逻辑资源,由固定的逻辑功能转向灵活可变的逻辑功能,而动态部分可重构技术正好满足此要求。可重构计算利用可重构器件的现场可编程的特性,使其兼具了硬件的高效性和软件的灵活性,是当前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动态部分可重构具有的高度灵活性,对可重构计算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动态部分可重构所具有的优势,本文以动态部分可重构为基础,对可重构计算进行研究,来提高可重构计算系统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解决重构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问题。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基于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的可重构计算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动态部分可重构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为了快速、有效地设计出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重点研究了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流程。通过与现存设计方法的比较和尝试,采用了基于EAPR(Early-AccessPartial Reconfiguration)的设计方法并配合PlanAhead工具来设计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并通过两个具体的应用系统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便捷性。(2)设计了一个用于研究可重构计算的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并针对此系统建立了过程级动态软硬件划分模型,且设计了相应的软硬件划分算法,以减少应用程序的执行时间。该模型不仅能够根据应用程序中函数的参数信息确定函数的划分结果,还能够根据程序中函数的执行次数对应用程序进行动态划分,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3)针对重构时间对可重构计算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动态部分可重构系统的顺序型应用程序模块映射算法。该模块映射算法是针对多部分重构区域的,结合动态部分可重构的特性,通过隐藏重构时间从而达到加速程序执行速度和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增多和业务的广泛使得通信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网络端口扩展和网络管理愈加棘手,而且大规模数据中心对于网络转发能力和可靠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做为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方案,有效地对抗了符号间干扰(ISI),在无线环境下实现数据的高速率传输。由于各子载波信号在频谱上相互正交,提高了频谱利用
现代社会承载的巨大信息量为有限的带宽传输和高概率的信号重建带来了高难度的技术挑战。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信号理论-压缩传感。它可以将稀疏的或可压缩性的高维
干扰信道是多用户通信的基本模型,干扰是这一信道最基本的特征,如何有效对抗干扰是多用户通信系统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干扰信道按其发射端是否有边信息分为两类。本文分别研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话音通信,而是希望获得一种“面对面”的通信手段。视频会议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并在经济、教育等领域获得了广泛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在国内外医疗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病房监护引起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兴趣。目前,医院现有的人工监护方式存在着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病患基
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通常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里所监测对象的信息,并传送给信息
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图像序列中的运动目标信息进行解析,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在智能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人机互动、动作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它能成倍地提升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频带利用率。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抗多径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等优点
发票是企业会计记账和纳税申报的原始凭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纸质发票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即时、快速已不相适应。电子发票的推行有助于节能环保、规范税费管理、降低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