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信道中的干扰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y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扰信道是多用户通信的基本模型,干扰是这一信道最基本的特征,如何有效对抗干扰是多用户通信系统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干扰信道按其发射端是否有边信息分为两类。本文分别研究两类信道的干扰处理方法及相关性能。认知无线电共存信道是一种新颖的带边信息的干扰信道,基于高斯随机编码的理论研究揭示了该信道理论上的性能限,这一性能限用中继因子最小值描述。然而,由于缺乏对有结构码在该信道中的性能限的认识,目前该信道中具体编码实现的研究都基于理论的中继因子最小值,没有考虑这一理论值在采用有结构码时是否可达到。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分析有结构码在认知无线电共存信道中的性能限。在众多有结构码中,嵌套格形码作为已知最优的有结构码之一,与认知无线电共存信道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所以,本文对主用户和次用户都采用能够达到各自信道容量的嵌套格形码的认知无线电共存信道进行了性能分析,导出了该情形下的中继因子最小值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嵌套格形码的系统性能低于理论值。嵌套格形码在认知无线电共存信道中的性能与其在其他编码问题中的完美表现大不相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主用户的解码方式不能随信道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即使主用户可以自适应地调整其解码方式,系统性能也不能完全达到理论值。分析表明,相比于高斯随机码,采用嵌套格形码时主用户等效噪声方程受到了更多参数的约束。因此,在认知无线电共存信道中,嵌套格形码的性能始终弱于高斯随机码。K用户高斯干扰信道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多用户通信系统的模型,干扰对齐方法的提出动摇了正交化技术在这一信道中主流干扰处理方法的地位。理论上,干扰对齐方法在K用户高斯干扰信道中可以达到最高平均每用户1/2的自由度增益。然而,苛刻的条件使传统干扰对齐方法难以实现。弦距是格拉斯曼流形空间中最好的距离测度之一,引入弦距度量干扰对齐效果可以放宽干扰对齐方法在对齐效果方面的限制。此外,结合了用户选择的机会波束成形技术有着高性能低复杂度的特点。本文将干扰对齐思想和波束成形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弦距差值最大化用户选择准则,此外,在接收端还提出了预处理矩阵智能选择技术,得到了3用户MIMO干扰信道中稳健的机会干扰对齐方法。本文所提出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瞬时性能稳健性,同时还大幅提升了系统信道容量,与这两方面相比,该方法复杂度的增加是可以接受的。
其他文献
情感计算是让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情感,以及能够理解人类的情感状态,并且使它具有识别情感状态的能力。情感识别是情感计算的重要领域,是建立和谐人机环境的基础之一。情感识别
在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中,小区边缘的用户受到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使得链路的可靠性不强,且系统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及满足小区边缘频谱效率的要求,多
单频网是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的最重要发展趋势,可以有效解决模数过渡期间频谱资源紧张等问题。因此,开展单频网规划关键问题的研究对推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迅速发展有着非
超宽带信号光纤传输(UWB-over-fiber)是利用光纤传输超宽带信号的技术。它结合了光纤通信高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与超宽带通信的低功率、无载波、高速率等优点,扩大了UWB
在汽车销售流程中,客户信息数据对于销售服务的对比、分析和改进,最终达到销售额的提升这一系列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迅速发展,人脸识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远程现场实时状况的了解要求更高。如何有效解决由于各监控点分布范围散、距离远a、数量多和地处偏僻等诸多难题,仅仅依靠架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y System,简称AIS)是一种操作在海上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简称VHF)频带的自动连续广播系统,用于实现船舶与船舶间、船舶与基站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增多和业务的广泛使得通信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网络端口扩展和网络管理愈加棘手,而且大规模数据中心对于网络转发能力和可靠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做为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方案,有效地对抗了符号间干扰(ISI),在无线环境下实现数据的高速率传输。由于各子载波信号在频谱上相互正交,提高了频谱利用
现代社会承载的巨大信息量为有限的带宽传输和高概率的信号重建带来了高难度的技术挑战。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信号理论-压缩传感。它可以将稀疏的或可压缩性的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