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模式CT并结合临床研究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多模式CT并结合临床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及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期望能找到影像学定量预测指标或强预测因子,为广大AIS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指导,使患者能有良好预后。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66例,均完善多模式CT(NCCT+CTA+CTP)检查,并于溶栓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记录MIStar软件自动计算出的每个患者的CTP缺血低灌注体积、梗死核心、缺血半暗带体积、错配比等定量影像资料,完成ASPECT评分、rLMC评分,并同时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基线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等。根据复查头颅CT是否出现梗死部位内或周围出血,分为有HT组和无HT组,比较两组之间影像学资料、人口学资料、临床基线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等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多模CT影像各参数与出血转化亚型的关系,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出血转化的临床及影像学因素界值。随访患者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在0~2分)与预后不良(mRS在3~6分)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影像学资料、人口学资料、临床基线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等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临床预后的独立相关性因素,并运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界值。结果:1、病例资料分析最终纳入符合本研究的266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平均年龄66岁(66.47±12.97 岁),女性占 107 例(40.2%),80.8%无出血转化(215 例),19.2%有出血转化(51例),预后良好者170例(63.9%),预后不良者96例(36.1%)。2、出血转化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在最终纳入的266例接受静脉rt-PA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HT组与无HT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出血转化组更偏向高龄、基线血糖高、基线NIHSS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高C反应蛋白、高甘油三酯、血小板计数低、rLMC评分低、ASPECT评分低、缺血低灌注及梗死核心体积大,且既往合并房颤、有抗栓史的患者;而出血转化与性别、血压、OTT、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吸烟、尿酸、总胆固醇等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房颤(OR=5.26,95%CI=1.541-17.951,P=0.008)、血小板计数(OR=0.988,95%CI=0.978-0.998,P=0.019)、ASPECT 评分(OR=0.502,95%CI=0.342-0.737,P<0.001)、缺血低灌注体积(OR=0.984,95%CI=0.969-1,P=0.043)与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相关,房颤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缺血低灌注体积小、血小板计数高及ASPECT评分高者出血转化几率相对较低。在ROC分析中,血小板计数界值为199时可更好的预测出血转化(AUC=0.821),呈现出72.6%的灵敏度和76.5%的特异性。基线ASPECT评分界值为8时对预测出血转化最佳(AUC=0.602),呈现出43.3%的灵敏度和78.4%的特异性。房颤为出血转化的预测因子,灵敏度70.6%、特异性76.6%。缺血低灌注体积(DT>3.0s)界值为24时能很好的预测出血转化,灵敏度达88.2%、特异性55.6%。3、多模CT各参数预测出血转化亚型及不同侧支水平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在多模式CT各参数中,rLMC评分、基线ASPECT评分及核心梗死体积(CBF<30%)对预测出血转化亚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实质血肿(PH)组中rLMC评分、基线ASPECT评分低于出血性梗死(HI)组而核心梗死体积(CBF<30%)大于HI组。将区域软脑膜侧支水平分为良好(11-20分)、差(0-10分)两个等级,侧支水平良好有222例,侧支水平差有44例,侧支水平差的患者基线NIHSS评分明显高于侧支水平良好者(P<0.001);侧支水平差,则患者的缺血低灌注体积(DT>3.0s)、核心梗死体积(CBF<30%)越大(P<0.001);侧支水平差组发生出血转化者和预后较差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侧支水平良好组(P<0.001)。4、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对入组患者3个月后进行随访,170例患者预后良好,96例(36%)出现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提示预后不良多见于高龄、高血糖、严重卒中、OTT延长、高血脂、高CRP、有出血转化、既往合并房颤、卒中史的患者;多模CT影像学中rLMC评分及ASPECT评分低,预后不良;基线缺血低灌注及梗死核心体积大,预后不良。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052,95%CI=1.006-1.100,P=0.025)、基线血糖(OR=1.179,95%CI=1.003-1.385,P=0.046)、基线 NIHSS(OR=1.217,95%CI=1.116-1.327,P<0.001)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相关;高龄、高血糖及卒中程度重,预后差。在ROC曲线分析中,基线NIHSS界值为12时可以更好的区分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AUC=0.855),呈现出74.7%的灵敏度和86.9%的特异性。年龄界值为70时对预后评估最佳(AUC=0.686),呈现66.3%的灵敏度和65.5%的特异性。基线血糖界值7.07时可区分预后良好与预后不佳(AUC=0.616),呈现出57.9%的灵敏度和66.7%的特异性。结论:1.多模式CT影像中的基线ASPECT评分及缺血低灌注体积(DT>3.0s)与AIS(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密切相关。基线ASPECT评分≤8分、缺血低灌注体积≥24ml可作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像学预测因子。静脉溶栓中血小板计数≤99(109/L)易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房颤是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水平差者发生出血转化和预后不良的比例显著高于侧支循环水平良好者,但未发现区域软脑膜侧支(rLMC)评分为出血转化及评估预后的预测因子。3.基线NIHSS、年龄及基线血糖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3个月的临床预后相关;基线NIHSS≥12分,年龄≥70岁,基线血糖≥7.07mmol/l,则预后相对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探讨不同梗死部位END事件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苏州大
自然界中的地面和海面都可以近似模拟为满足某种特定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的随机粗糙面。但是自然界中的环境往往非常复杂。自然界中有双层介质粗糙面,比如雪层覆盖的土壤、草地、有植被覆盖的土地等等,也有三层或更多层的粗糙面。通过研究分层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可以探测和识别粗糙地表下方相关的掩埋物、研究复杂的的地海背景环境散射等等。毋庸置疑,研究分层粗糙面的电磁散射无论是在工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具有显著的理论研
1,1′-联二萘酚(BINOL)因其具有易于修饰的多个手性位点,其衍生物陆续被化学家们研究出来。手性联萘酚具有独特的手性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不对称反应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以基于手性联萘酚为骨架的聚合物被研究出来,并被运用于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相对小分子而言,聚合物催化不对称反应的产物具有易于分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只需通过简单的过滤洗涤就能进行回收利用等优势。因此运用带有
冬季施工中,混凝土容易遭受低温的影响,往往造成不可恢复性的损伤;同时,耐久性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损失。用粉煤灰、硅灰替代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不仅可以促进工业废料循环再利用,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部分性能,这已成为工程中的常规方法。但这种方法在负温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却较为少见,尤其是恒负温条件下。本文研究了不同恒负温养护条件下掺合料种类和掺量对水泥基材料的强度、耐久性与孔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冻温度对
目的:通过对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相关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快速高效筛选出可能在肺癌组织中具有共表达
区域信号控制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交通控制方法。但若对网络中所有节点进行全局控制,会造成控制成本大幅度上升,并且导致区域路网鲁棒性差等问题。牵制控制是一种复杂网络控制方法,其本质是控制网络中少量关键节点,使得网络整体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能够弥补传统信号控制方法的不足。本文研究了相邻交叉口间的耦合关系,在区域路网交叉口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牵制控制方案。本文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分析了道路网络的小世界
倾转四旋翼飞行器兼具直升机垂直起降、定点悬停与固定翼飞机高速巡航、运载能力强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确定倾转四旋翼飞行器直升机模式与螺旋桨飞机模式相互转换的倾转过渡走廊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倾转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旋翼、机翼、短舱、机身模型。其中,旋翼模型采用动态入流模型,且考虑前后旋翼干扰。机翼模型考虑上方旋翼干扰、三维效应和襟/副翼操纵影响。通过混合操纵解决操纵冗余问题。其次,分别
塑料作为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经过百年发展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家装、农业、轻工业等各个行业中,现仍在快速的发展,但如今资源环境载力逼近极限,污染严重,而塑料行业产生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制品是众多的缘由之一。现出现了多种新型可降解的生物基塑料,聚乳酸作为其中一员,其本身性能堪比工程塑料以及推行绿色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生物基塑料聚乳酸(PLA)和工程塑料聚酰胺-66(PA66)为研究对象,通
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大量未授权飞行的无人机给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挑战。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管的同时,有必要使用技术手段对未授权飞行的无人机进行
近年来,遥感图像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硬件条件的限制,卫星传感器往往只能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单波段全色图像以及低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因此,为了获得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图像融合方法被引入遥感分析领域,将全色图像中的空间信息及多光谱图像中的光谱信息融合在同一张结果图像中,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基于变分法的融合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针对输入图像和融合结果之间的联系作出假设并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