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两制文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xq1357130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宋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家之一,对他的研究从他生活的年代起就开始了。及至目前,学术界对苏轼的诗词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对苏轼散文中文学色彩较为明显的篇章也有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对苏轼应用文的关注则稍显不足。本文以苏轼的两制文为对象,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时代内涵、政治思想以及文学色彩。本文主要以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文章正文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概述王言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为后文对苏轼两制文的论述溯清源流;二是对苏轼两制文的探究,涉及苏轼两制文的内容分类、蕴含的政治思想以及其文学性,后两者为本文重点关注的内容。第一章将王言制度分为先唐与唐宋两个阶段加以概述。先秦两汉是两制制度的发源期,记王言逐渐演变成为代王言,魏晋南北朝则为王言制度的发展期。唐五代是两制制度的成型期,翰林学士在唐代出现,并开始分流中书舍人的草诏权;宋代则是两制制度的完善时期,元丰改制后,确立了由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分掌内外制的格局。第二章略述苏轼两制文本所涉及的几大内容类型。第一是官员迁秩与辞官答诏,这是苏轼两制文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轼和北宋王朝对官员的择取标准及对元老重臣的重视。第二是对宗室及妇女这两个在政治上的边缘群体的关注,体现了苏轼博爱的胸襟和先进的观念。第三是苏轼两制文中所体现的朝廷礼仪。第四部分是对时事的反映,两制文作为政府公文,必然与这一时代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对这部分两制文进行考察,可以从一个侧面洞察元祐时期前半部分的主要政治生态。第三章主要论述苏轼两制文中所表现出的个人政治思想。民本思想是苏轼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苏轼政治思想的内核,反映在两制文中则主要呈现在赏刑观、理财观和治理观三个方面。结合这三个方面,可以发现苏轼政治思想中儒道结合的特点。第四章着重论述苏轼两制文的文学性。首先论证苏轼两制文的文学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注重应用文写作文采的文学史传统;二是苏轼编订文集时对两制文的润色修改;三是担任两制词臣多由擅长文学之士来担任,其文学素养也是作品文学性的一大保障。其次论述苏轼两制文文学性的具体表现,其制词句式多变灵活,用典妥帖精妙,形象鲜活饱满,议论气势磅礴,不亚于苏轼其他类型的文章。结语部分是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总结,以及对本文的不足之处,亦即苏轼两制文研究这一课题尚待发掘的意义和价值略作申发。
其他文献
这次模拟交替传译的会议材料由作者的导师——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主任沈菲译审提供。该材料是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相关内容。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交通运输部、中国商务部、泰国商务部、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等共办方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的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商界精英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论坛。因发言嘉宾都是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本篇论文选用的大部分语料内容比较概况抽
学位
本次翻译实践的源文本选自约翰·卡普托的著作《阐释学:信息时代的事实和解释》一书,所选的翻译文本字数超过一万字,主要论述的是海德格尔有关阐释学的一些观点。包括海德格尔事件、早期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存在与时间》三个部分。这本书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类书籍,逻辑缜密,但部分内容艰深晦涩,不易理解,因而翻译难度较大。在进行翻译时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保证源语和译
学位
本文是一篇英汉汉英双语模拟交传实践报告,素材来源于2017年第二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上的三位嘉宾发言,内容涉及如何利用移民改变旅游传播的方向,旅游传播发展的十大趋势,互联网对旅游传播的影响等。旅游传播口译更注重交际效果,包含众多跨文化知识。笔者以目的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忠实原则、连贯原则为指导,通过应用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翻译策略及方法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笔者尝试
学位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对文本内容为日本中小企业厅发布的《2020年版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节选)内容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内容为白皮书第二部分中“2020年度中小企业措施”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强化地区创收能力,扩大外需”与“支撑企业经营,整备经营环境”,内容较具有研究与参考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进行,将目标受众人群定为对日本中小企业政策有研究需求的相关专业人员,翻译目的是为目标受众人群提
学位
本篇是一篇汉英模拟交传实践报告,报告研究对象是丝路绿色会展云端对话西安站整场会议的发言。本文旨在通过对口译过程的记录,总结口译过程中问题,并分析口译策略的运用。根据释意理论三角模型,口译过程可以分为“理解”、“脱壳”、“重新表达”三个方面。在模拟交传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信息冗余、语义模糊、逻辑不清晰以及中英文化差异的问题,本文根据释意理论的指导,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简化省略,信息补充,句式重组及意译四
学位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日本学者小针诚的著作《自主学习学校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为考察对象,进行日汉翻译实践。该书主要论述了日本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以及各个时代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实践和未来的展望。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序言“围绕主动学习的五个幻想”和第一章“主动学习/自主交流深入学习是什么”为翻译文本,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讨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自主学习一直都是教育界改革的一个重点。笔者希望
学位
已有相关动词语义结构的研究都强调事件结构的本质属性及其对句法行为制约作用,也触及动词语法体、词汇体和致使结构的互动作用。但囿于对动词编码的宏事件与非宏事件类型区分不够明晰,体结构,尤其是词汇体的解释模式略显粗糙,未能充分探究体结构的认知识解特征,跨语言的认知类型学分析也有待深入。基于词汇体表征事件随时间延续而逐步展开的质量状态与变化这一认知语义立场,以表征最大限度个体化、非宏事件的英汉高频简单动词
学位
本文是一篇模拟交传实践分析报告。本报告基于中国竞争政策论坛主旨演讲的交传实践,以释意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旨在探究增译、重组、省译、转译、意译等翻译技巧,摆脱语言本身对于翻译的束缚,脱离语言外壳。笔者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即译员的逻辑分析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译文的质量高低。译员的逻辑分析能力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脱壳阶段。此外,由于汉语逻辑链是隐形的,因此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都需要通过利用
学位
翻译文本为2020年6月(令和2年)日本文化厅官网发布的《关于综合有效地推进日语教育相关政策的基本方针》(下称《基本方针》)。该方针包含三大部分,分别介绍了“推进日语教育的基本方向”、“推进日语教育的内容”以及“推进日语教育的重要事项”。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均已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国语言在全球的使用率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基本方针》
学位
本报告节选了《自主学习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现实》第五章前四节的内容作为原文文本。《自主学习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现实》是小针诚的代表作,也是日本介绍自主学习相关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第五章《对未来的自主学习的展望》的前四节详细论述了日本引进自主学习的历史过程、自主学习未来在实践、运用以及道德层面上所将面临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我国一直将自主学习视为展开素质教育的核心,致力于其实践与运用。笔者认为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