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简单动词体识解的认知语义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guog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相关动词语义结构的研究都强调事件结构的本质属性及其对句法行为制约作用,也触及动词语法体、词汇体和致使结构的互动作用。但囿于对动词编码的宏事件与非宏事件类型区分不够明晰,体结构,尤其是词汇体的解释模式略显粗糙,未能充分探究体结构的认知识解特征,跨语言的认知类型学分析也有待深入。基于词汇体表征事件随时间延续而逐步展开的质量状态与变化这一认知语义立场,以表征最大限度个体化、非宏事件的英汉高频简单动词为主要观察对象,本文着重分析其在特定时体、论元结构构式中的词汇体识解(语义潜势)问题,以期丰富英汉动词语义的认知研究。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国家语委语料库(CNC)编制的高频词表,选取前100简单动词为观察对象,提取符合一般、过去和进行时态等现实体(realis)的论元结构构式(小句),比较分析其具体的体识解类型、分布趋势与特点,解释其原型范畴化本质,探究其认知动因及英汉类型共性与差异根源。研究发现,英汉简单动词体识解潜势总体可划分为暂时状态、持久状态、点状态、定向成就、循环成就、定向活动、非定向活动、增量达成以及非增量达成,共9种,其分布倾向也存在诸多明显共性。具体而言,暂时状态与定向成就侧显事件随时间延续而发生的瞬时质量状态变化或暂时状态,构成英汉动词的核心原型体识解类型。而(非)增量达成、非定向活动和持续状态侧显事件在某个时段内的连续质量状态变化或延续性结果状态,构成英汉动词体语义的过渡类型。点状态与循环成就侧显事件在特定时间点上经历的点质量状态变化与点结果状态,数量最少,构成边缘成员。英汉简单动词体识解类型分布的原型效应有力论证了英汉民族在个体化、非宏事件认知体验、词汇概念化等方面的共性。同时发现,英汉简单动词体识解最为明显差异在于持久状态体识解类型,汉语持续状态体识解类型数量要远大于英语。由此可见,汉语倾向于动词事件体的内在属性、获得性以及习惯性等质量状态的“恒定性”认知识解,是空间性思维主导的语言。英语依赖于各种显性的时体标记、论元标记,呈现明显语法化特征,隶属时间性思维主导的语言。简言之,英汉简单动词体识解的认知探索揭示了两种语言使用者在概念上的异同之处,本质上植根于他们对事件结构的不同涉身体验方式,包括对时间-空间和过程-结果的不同识解。英汉简单动词体类型所呈现的从原型到边缘的扩展,反映了人类概念化的共性,具有重要的类型学价值和意义,对语言学习和教学也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汉英同传实践报告,报告基于对海南大学胡新文副校长开学致辞的模拟同传实践,探讨了目的论在同声传译中的有效性。20世纪70年代末,由汉斯·维米尔提出并在德国发展起来的目的论观点认为,翻译行为受翻译目的支配。同声传译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对译员的听力、理解、翻译和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报告中,作者总结了信息冗余、信息不完整、长句子,句子结构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口译员及时传达信息构成障碍
学位
《亨利的送报之旅》由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创作。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得到一份自己想要的送报工作的故事。源文本共有六章,本翻译项目选取前三章进行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很实用的翻译理论,自从出现后就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翻译任务。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及忠实原则)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目的原则的重要性居于首位。对儿童文学翻译来说,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学位
本文是基于医学科普文本《超级细菌》前四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被誉为《今日美国》“不容错过的书”,讲述了一项开创性的临床试验,这项试验测试了一种用以抵御致命耐药细菌的新型抗生素。它以超级细菌为主线,在科普抗生素相关医学知识和微生物最新科研进展的同时,穿插作者马特·麦卡锡作为医生亲身经历的真实病例。《超级细菌》兼具指称和诉求功能,其目的在于传播微生物相关知识和提高大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该翻译实践报
学位
本篇报告选取马化腾在香港大学的演讲作为翻译素材,结合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对此次模拟交替口译进行了详尽分析,找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衔接理论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两个部分。笔者主要从替代、指称、衔接和省略四个方面对口译过程中的源语和译语进行分析,总结如何在汉译英过程中运用衔接手段来达到译文的流畅通顺、衔接自然,以指导相关的口译实践。
学位
这次模拟交替传译的会议材料由作者的导师——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主任沈菲译审提供。该材料是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相关内容。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交通运输部、中国商务部、泰国商务部、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等共办方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的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商界精英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论坛。因发言嘉宾都是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本篇论文选用的大部分语料内容比较概况抽
学位
本次翻译实践的源文本选自约翰·卡普托的著作《阐释学:信息时代的事实和解释》一书,所选的翻译文本字数超过一万字,主要论述的是海德格尔有关阐释学的一些观点。包括海德格尔事件、早期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存在与时间》三个部分。这本书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类书籍,逻辑缜密,但部分内容艰深晦涩,不易理解,因而翻译难度较大。在进行翻译时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保证源语和译
学位
本文是一篇英汉汉英双语模拟交传实践报告,素材来源于2017年第二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上的三位嘉宾发言,内容涉及如何利用移民改变旅游传播的方向,旅游传播发展的十大趋势,互联网对旅游传播的影响等。旅游传播口译更注重交际效果,包含众多跨文化知识。笔者以目的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忠实原则、连贯原则为指导,通过应用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翻译策略及方法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笔者尝试
学位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对文本内容为日本中小企业厅发布的《2020年版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节选)内容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内容为白皮书第二部分中“2020年度中小企业措施”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强化地区创收能力,扩大外需”与“支撑企业经营,整备经营环境”,内容较具有研究与参考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进行,将目标受众人群定为对日本中小企业政策有研究需求的相关专业人员,翻译目的是为目标受众人群提
学位
本篇是一篇汉英模拟交传实践报告,报告研究对象是丝路绿色会展云端对话西安站整场会议的发言。本文旨在通过对口译过程的记录,总结口译过程中问题,并分析口译策略的运用。根据释意理论三角模型,口译过程可以分为“理解”、“脱壳”、“重新表达”三个方面。在模拟交传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信息冗余、语义模糊、逻辑不清晰以及中英文化差异的问题,本文根据释意理论的指导,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简化省略,信息补充,句式重组及意译四
学位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日本学者小针诚的著作《自主学习学校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为考察对象,进行日汉翻译实践。该书主要论述了日本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以及各个时代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实践和未来的展望。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序言“围绕主动学习的五个幻想”和第一章“主动学习/自主交流深入学习是什么”为翻译文本,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讨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自主学习一直都是教育界改革的一个重点。笔者希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