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议程建构中网络公共领域的积极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9157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网络公众、公众舆论和网络公共平台共同组成的新事物被称为“网络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决定了其能够对政策议程产生影响,自2008年成为我国的“网络问政元年”,公众通过网络公共领域参与、讨论、推动政策议程的案例已数见不鲜。特别是在教育政策领域,公众普遍持有强烈的关注度和参与意愿,使其影响力更为显著。研究网络公共领域对教育政策议程建构的积极影响,理解其影响机理和运作逻辑,有助于充分发挥网络公共领域对教育政策议程建构的有益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携程亲子园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公众舆论进行话语分析,探讨了教育政策议程建构中网络公共领域的积极影响。首先,本研究对网络公共领域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公众具有匿名性、自主性和多元性,公众舆论的特点表现为有限合理性、观点的非同质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网络公共空间呈有限公共性、去中心化和交互性特征。同时网络公共领域通过帮助公众实现了扩大化的政治参与、便捷了政府掌握舆情和了解民意以及充当了公民社会和国家权力之间的沟通空间而履行其政治功能。其次,携程亲子园和红黄蓝幼儿园幼儿园虐童事件相关公众舆论的话语分析结果表明,网络公共领域对教育政策议程建构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发现教育政策问题、推动教育政策议程进展以及促进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良性互动。再次,研究认为,网络公共领域能够对教育政策议程建构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微观层面,公众对虐童事件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公众舆论较高的话语理性水平,同时政府也积极表态并迅速开展行动;在中观层面,网络公共领域特殊的影响形式——触发机制和议题扩散使公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得以凸显,迅速激活教育议程建构;在宏观层面,公众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政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政策制定理念以及网络公共平台对教育垂直领域的内容建设等方面共同构成了网络公共领域能够对教育政策议程建构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最后,研究提出了网络公共领域影响教育政策议程建构的过程模型,阐述了网络公共领域对教育政策议程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研究结论,并针对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公共领域的积极影响提出了如下建议:推进通过网络公共领域参与教育政策议程建构的制度建设、鼓励和引导网络公众积极有序地参与教育政策议程建构以及开发和打造公共性特征更显著的教育类网络公共平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析在普外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普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服务,比
城乡交错带中不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常常成为城市生态问题的症结所在。利用2005年净月开发区的2.5m分辨率SPOT5遥感影像、DEM数据和1∶2000正射影像数据,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正>某个小镇的高中英文老师安·克林斯蒂弗被诊断患有帕金森氏病,她的神经医生给她开了Requip,这是一种模仿大脑多巴胺活动的药物,属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系列。安就是在那时
本文以T.S.艾略特的重要文论为基础,着重分析和概括了艾略特文化批评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艾略特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主要以传统的基督教文化为理想参照,以宗教伦理和道德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对新课改生本理念的有效体现,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
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技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运用已经深入各个行业的发展,对于企业大学来说,不仅增加了学员管理的信息化与便捷性,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本文
本文主要研究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希望为有关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粒子图像测量技术(PIV)在现代流场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流场测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二维PIV日益完善,新课题对流场测速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了三维PIV的深入研究
基于认识偏差及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目前大学生介入人才培养主要是客体性参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和人本管理思想要求大学生实现由客体性参与向主体性参与的转变。因此,研究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