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存在着合作能力不强、团队意识不高的共同缺陷,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分工细化,团队合作要求较高的社会现实。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我们过去片面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的教育理念。2001年,教育部提出并鼓励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得到蓬勃的开展,大批的研究成果得以出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一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的探索。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一)合作学习应用于元素化合物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自主构建。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对物质的性质的记忆更加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构建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使知识有系统性便于掌握。(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形成。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交往观,认识到完美的答案来自与默契的合作,意识到合作比竞争更能激发斗志,更容易取得好成绩。(三)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课堂,处处充满争辩,处处藏有笑声,没有了知识灌输的压力,就没有昏昏欲睡的学生,学生感觉到了化学课堂的魅力与乐趣,也就爱上了化学课程的学习并变的擅长学习。(四)合作学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指导的策略有很大的关系。合作学习的课堂开放程度,合作小组的组织情况,学生的准备工作如何,课堂的指导艺术策略等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艺术策略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