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与改革思路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济社会转型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课题,该课题也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普遍关注和研究,因为只有成功的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才能令发展中国家跳跃“中等收入陷阱”,晋级发达国家行列,完成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民族梦”、“强国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旧的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不够强劲,经济进入以中低速增长为显著特征的新常态,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又可看到新机遇;社会发展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特征,例如公民意识的强化,对建立民主法治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渴望越来越强,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现实,令公平收入分配的呼声越来越高。一系列经济社会表象表明,现阶段是决定我国能够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成败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而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财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平收入分配、缓和社会矛盾、培养公民意识、组织财政收入以及维护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具有其他税种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然而,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一致、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不匹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明显滞后于其他经济制度、财政制度的改革步伐,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也落后于时代的需求。尽管近几年我国加快了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步伐,但由于功能定位方面没有做出明确且科学的阐释,再加上改革力度的不够,导致我国个人所得税对经济社会调节作用的受限以及实际地位的边缘化。本文在分析阐释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制度运行以及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现实需求,首先明确了经济社会转型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其次,笔者综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历程,分析了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并从组织财政收入功能、调节收入分配功能以及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再次,笔者对经济社会转型与个税改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经济转型对个税改革的影响时,主要选取了转型对个税收入、征管理念以及公民纳税遵从意识三方面的影响;在分析个税改革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时,主要选取了个税改革对经济结构、收入分配以及国际人才竞争三个方面的影响。之后本文对我国转型期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并从收入分配差距、国际人才竞争、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利益博弈、税收征管水平几个方面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的限制因素。最后,笔者从征收模式的改变、免征额、税率、税率级距、以及征管方式、征管理念和税法宣传几个方面提出了强化我国个税功能新定位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尽一份力。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数据表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2017年国内旅游人次已经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此次“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必然会给这些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房地产
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掌握的重要自然资源。在新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下,开发区作为资本要素投入的重要空间载体,作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引导产业集聚、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开放型经济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测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探究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并明确影响因素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也是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相比于其他哲学家而言是可以说是多变的,这种多变性并不体现为毫无根据的反复无常,反而能让我们看到他自身的一种对哲学的尊重和对自我毫不留情的自我批评。这一特点在罗素的认识论方面显得尤为突出。罗素本人对数学兴趣浓厚,数学学科明晰、可靠的知识特点诱发了他对“人可以知道什么”的思考,这种思考尤其体现在他
税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税制创新是形成有利于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关键环节。国务院作为承担国家行政领导工作的中央政府机构,为紧跟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及解决
随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及高校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高校所处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环境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
Ni基梯度功能复合材料作为高温结构部件,以提升航天工业中关键热端部位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为目标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良好的力学性能扩展了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应用空间,但由于其服役条件极为苛刻,通常伴随着剧烈的热冲击和极高的热应力,对材料的热性能与抗热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以原位反应制备的TiC_x-Ni_3(Al,Ti)/Ni功能梯度复合材料(FG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循环次数下
卒中由于其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中国致死致残的首位因素,卒中康复迫在眉睫。在卒中康复的需求下,脑机接口与外骨骼相结合的卒中康复方式已成为近年来研究
谭嗣同是清季少有的融汇中西、形成一定体系的哲学家,“仁学”思想是谭嗣同的主要思想。关于“仁学”思想目前学界已经有不少理论成果,本文把“仁学”思想放在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解析,通过追溯“仁学”思想的渊源,分析其现代性体现,透视其基本精神旨归,进而指出“仁学”思想在中国哲学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为建构中国现代哲学提供借鉴意义。首先,通过梳理谭嗣同思想的发展历程,发现影响谭嗣同的三种意识:事功意识、道德意识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双重压力下,新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氢气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高燃烧效率以及零温室气体排放等特性,在众多新能源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科研界广泛关注的理想能源载体。不同于依赖化石能源重整的传统工业制氢手段,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具有清洁、高效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而在催化分解水过程中,催化剂自身的物化性质对催化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电解水体系通常可分为阴极产氢(HER)与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