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30不锈钢的铁基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耐磨性能及导热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zj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非自耗型真空电弧熔炼炉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了(430)62+x(Fe14.75C32.22Mo28.03B19.44Y5.56)38-x(x=0,2,4,6wt%;BMG1,BMG2,BMG3,BMG4)和Fe57.47-xCr11.84+xMo10.09C11.6B7Y2(x=0,2,4,6at%;BMG5,BMG6,BMG7,BMG8)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非晶合金的结构和热稳定进行表征;利用电化学和阻抗技术对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进行分析;利用WTM-2E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激光闪射热导仪对非晶合金的耐磨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仪分析非晶合金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和原子团簇的振动性能。本文主要致力于设计出成分窗口宽且性能优异的铁基非晶合金成分;重点研究了430不锈钢与合金粉的质量比M和Fe/Cr比对铁基非晶合金在1mol/L HCl、1mol/L NaOH和3.5%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从原子团簇的角度对铁基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与团簇的振动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试图建立微观团簇的振动性能与铁基非晶合金耐蚀性之间的联系;此外,本文还研究了M值和Fe/Cr比对铁基非晶合金耐磨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差热曲线测试结果表明,铁基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随着M值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随着Fe/Cr比的增加是逐渐下降的。电化学及交流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当M值为1.632.13时,铁基非晶合金在盐和酸性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均强于430不锈钢,而在碱性溶液中的耐蚀性则稍弱于430不锈钢。当Fe/Cr比为4.01时,BMG6在酸、碱、盐溶液中均具有最好的耐蚀性。M-S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当电位为01.0V时,铁基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钝化膜均具有典型的n型半导体特征。当M值为1.78时,BMG2的钝化膜致密性最好。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微观团簇的振动波数随着Fe/Cr比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规律,与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维顿电流密度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满足关系式y=1.6168+0.005420)235.2。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铁基非晶合金的耐磨性能随着M值的增加是逐渐下降的,但都强于430不锈钢。Fe/Cr比对铁基非晶合金的耐磨性影响不大,其耐磨性随着Fe/Cr比的增加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当Fe/Cr比为3.38时,BMG7的磨损系数最小,耐磨性最好。铁基非晶合金的磨损机理均以疲劳磨损为主,此外还伴随着少量的黏着磨损,而430不锈钢则主要是黏着磨损。铁基非晶合金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均是逐渐升高的。在298-473K温度范围内,当M值为1.78和2.13时,铁基非晶合金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分别达到最大值。当温度在298323K范围时,Fe/Cr比对铁基非晶合金的导热性能影响较小;当温度在323473K范围时,随着Fe/Cr比的增加,热导率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热扩散系数先下降后升高。通过调整M值获得了成分窗口宽且综合性能优异的铁基非晶合金成分,综合考虑非晶合金的性能和成本,BMG2是最佳的用于电弧堆焊技术的合金成分。当Fe/Cr比为4.01时,对应的BMG6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我国的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的业主只有正视企业经营模式转变,顺应专项
整理完1993款韩国现代散热风扇电路图之后,笔者又同时将1995款现代索娜塔散热风扇电路图一并加以整理进行比较.改进后的1995款风扇控制采用集成化模块控制,用专用的风扇控制
1.转向零位设定方法前轮保持直线行驶状态,用V.A S5051输入地址码44后,转向盘向左转4°~5°(一般在10°之内),回正转向后,再向右转4°~5°,转向盘方向回正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迈入较快的进程中,信息化的建设已经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充分了利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为显著的地位。我国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企
在了解矿山基本情况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地质条件,从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的破坏等4个方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根据
(2)喷油顺序曲轴位置传感器(CKP-7X)信号波形、点火模块(ICM)输出的3X信号波形、凸轮轴位置(CMP)传感器的信号波形及喷油器控制波形的相位关系如图26所示.关于3X波形的产生及
教师专业发展或教师职业专业化,对社会,关系着中国教育的品质和人才质量;对教师,则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教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从教师的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