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开采必然引起地表沉陷,导致环境资源损害。随着“三下”开采强度和开采范围的扩大,地表建筑物损害评价及其治理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性课题。对于大面积的沉陷区来说,地表变形不均,建筑物错综分布、结构复杂,手工分析和计算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会出现损害程度认定不准,技术论证不充分等现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这项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本课题对沉陷区建筑物损害的GIS可视化评价方法作了深入研究。
(1)建筑物损害评价涉及因素众多,评价模型不统一,本文深入研究了沉陷区建筑物损害的破坏机理,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建筑物损害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本系统的损害评价理论模型;
(2)着重研究了基于GIS技术的沉陷区建筑物损害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可视化方法;
(3)以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利用VB语言二次开发集成专业型可视化评价系统,编制了专业的数据管理模块和评价模块,实现了程序的模块化,丰富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质量和可移植性;
(4)以十采区的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为背景,运用评价系统对典型区域进行了示范评价,文中详细介绍了整个评价过程,并阐明了评价中的参数提取方法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类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信息分析工具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本文正是利用这项先进技术,探索了一种矿区建筑物损害评价的全新方法,开发了沉陷区建筑物损害GIS可视化评价系统,简化了评价过程,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表现,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技术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