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里面的弃妇诗是记录古代不平等婚姻的真实文献,在艺术表现上是后世弃妇诗的典范。弃妇诗在后世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文学类型,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和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研究:绪论部分,本文首先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并对弃妇诗做了定义和文本内容界定,分析了研究的意义所在。在对前人《诗经》弃妇诗的研究做回顾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研究的目的。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与两性地位的变化、礼乐文明和婚恋观变化分析了当时弃妇诗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通过对弃妇诗文本内容的梳理,从被弃前和被弃后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弃妇诗里面的女性形象,同时将弃妇形象与男性形象进行对比,对这些形象进行总结、评价,论述了弃妇诗中女性的抗议。第三部分纵向上梳理了《诗经》弃妇诗的影响和发展。弃妇诗从先秦诞生,经过屈原的“香草美人”和春秋的“用诗”,弃妇诗的功用扩大,再到汉魏晋弃妇诗创造主体的增加,咏史弃妇诗出现,弃妇诗的内容则多以男女之事言政事,唐代弃妇诗大量采用乐府体裁,且自创新题,不仅增加了弃妇诗的叙事含量,写作对象也扩大到下层贫苦女性。结语部分总结评论了《诗经》弃妇诗的成就和影响,同时期待有更多关于《诗经》弃妇诗的研究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