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掺杂氧化锌气敏传感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lin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是禁带较宽的金属氧化物,属于半导体材料。氧化锌物理化学性质较稳定,原料丰富、制备成本比较廉价,而且拥有良好的气敏、光催化等性能,因此氧化锌材料被应用在众多领域。本课题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铝掺杂氧化锌粉末,并制备出气敏传感器。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以1:1的配比混合后制备溶剂,利用醋酸锌、氢氧化钠、硝酸铝作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纯氧化锌和铝掺杂氧化锌纳米粉末,掺杂量分别为0wt.%、2.98wt.%、4.98wt.%、6.98wt.%。通过浸渍提拉法制备氧化锌气敏元件。2.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得到了粉末样品的吸收光谱和透射光谱,通过外推法计算了样品的禁带宽度。结果发现,掺杂后氧化锌在可见光波段和紫外光波段的吸收强度均变小,在紫外光波段吸收强度的减幅更明显;在大于450nm的波段,几种样品透射率均很高,在85%以上。3.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以及相应的气敏测试,得出: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氧化锌排列更加疏松,结晶粒径减小。由掺杂带来形貌的改变有益于气体的吸附,增加了样品的气敏性能。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样品的结晶粒径逐渐增大,与XRD粒径计算结果相符合。4.对样品进行系统的气敏测试,发现掺杂样品对丙酮的选择性最好,灵敏度比纯氧化锌提高了很多,响应-恢复时间均大大减少,工作温度下降。尤其是掺杂量为4.98wt.%样品,灵敏度高达14075,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3s、1s,工作温度下降到110℃。5.研究了紫外光激发对铝掺杂氧化锌气敏性能的影响。将样品置于紫外光照射和黑暗两种条件下进行气敏测试。结果显示,置于紫外光照射中的样品对丙酮拥有良好的响应,灵敏度较高。6.通过实验结果和分析,确定了铝掺杂氧化锌气敏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其中制备pH值为7,最佳掺杂量为4.98wt.%,最佳退火温度为700℃,最佳工作温度为110℃。并深入分析了掺杂以及紫外光激发增加氧化锌气敏性能的机理。
其他文献
<正>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概率远大于普通感冒~[1]。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流感流行季节30%~40%的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
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之间充斥着激烈的竞争,而资本是保障上市公司能够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获得资本的两个重要的渠道,因
目前随着物联网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普遍推广,智能楼宇也成为发展和建设的重点。电梯系统是城市楼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必备装置,其安全性一直是厂家和用户关注的焦点。国家出台相
介绍粘胶强捻纱的特点和质量要求,在实践中对关键工艺进行了优化:清梳联工序采用短流程、低速度、锡林刺辊大速比、柔性分梳,温湿度管理重点控制加湿不匀。通过上述措施,能够达到
纳米复合纤维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材料组成的复合纤维体,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组合。本文主要论述原子层沉积(AL
针对嵌钝性输尿管结石局部黏膜组织增生水肿及息肉包裹的特点,将其归属为血瘀痰凝形成的有形实邪,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的理论,采用活血理气治则,辅助体外
基于现有各向同性损伤本构理论,提出岩石初始损伤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初始损伤表示为加载前的损伤岩石弹性模量相对无损岩石弹性模量的劣化程度。对不同初始损伤的玄武岩试样
为充分发挥清梳联合机的功能,介绍其系统特点并根据长绒棉特性制定纺7.3tex纱工艺流程;对流程中的各单机以及梳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优化,调整空气压力并优化气流,结合环境控
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C)作为配合剂,乙醇为改性剂,采用超临界CO2配合萃取广东道地药材巴戟天中的有害元素Cu,Pb,As。考察了配合萃取方式、时间、压力、温度、配合剂
简要回顾了传统RCA清洗工艺的历史背景和清洗原理,介绍了RCA清洗随着工艺节点减小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为媒质的新型清洗工艺,该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