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在沿海、沿江交通发达的商埠逐步发展起来。同时,由于外患内乱,导致中央政府权威式微,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货币也愈形混乱,金融体系庞杂,给经济发展和交流带来很大困难,不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更不利于全国的统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为实现全国统一,就着手研究统一币制的改革。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虽然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但进展比较缓慢。19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在沿海、沿江交通发达的商埠逐步发展起来。同时,由于外患内乱,导致中央政府权威式微,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货币也愈形混乱,金融体系庞杂,给经济发展和交流带来很大困难,不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更不利于全国的统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为实现全国统一,就着手研究统一币制的改革。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虽然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但进展比较缓慢。1933年罗斯福上台以后,在白银集团的压力之下,美国推行白银政策,抬高银价,造成中国白银外流,通货紧缩,百业凋敝,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税收。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巩固对东北的占领,其对华北不断侵略蚕食,威胁到国民政府的根基,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步伐被迫加快。国民政府为开展币制改革,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建立“四行两局”的垄断金融体系,通过官僚资本渗透垄断国民经济领域,提高管控经济手段,整顿地方金融,寻求英美的理解和支持,通过1933年废两改元,简化币制,为法币改革做了技术演练和预演。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正式推行法币,实行统一币制、集中货币发行,实行白银国有,放弃银本位制,实行法币外汇无限制买卖等一系列改革政策。法币政策推行后,国民政府通过争取英美的支持,与各方势力博弈妥协,法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国民政府控制了大部分金融资源,短期内解决了通缩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全面抗战做了物资上的准备。1935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在中国金融史上也有着重要意义,废弃了落后的贵金属本位制,实现货币集中发行,建立货币发行准备,促进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是中国金融史的标志性事件,开启了中国货币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国民政府毕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势力的利益,其领导的法币改革不可避免带有局限性。法币改革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币制不符合货币政策理论目标。单纯追求外汇价值稳定维护,以维护国民政府的军事政治目标。二是币制改革方案本身存在缺陷。没有建立成熟的中央银行制度和完善的货币发行机制,“不兑现”的货币政策和“无限制”兑换外汇政策本身存在缺陷。三是改革不具备良好内外环境,国民政府没有能力承担改革的领导责任,改革贸然上路,带来困难重重。上述局限导致最负面的影响就是无法阻止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最终造成法币丧失货币功能,走向崩溃。
其他文献
一氧化碳(CO)和甲醛(HCHO)是两种典型的大气污染物,其有效减排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CO和HCHO均可以通过催化氧化的方法实现经济高效的控制。揭示CO和HCHO在催化剂表面的非均相氧化机理对于经济高效催化剂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关于一氧化碳和甲醛的反应机理的研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催化剂表面调控对于氧化反应循环过程中活性氧物种的演变规律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因此,本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不忘初心始终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而依然朝气蓬勃的精神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时间和场合的许多重要讲话、文章、回信中,阐述了一系列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
在中国的国情下,国有资本投资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为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手段,也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发力施加了强大的引擎,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面对动荡不安的全球金融环境,我国的国有资本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投资体制如何适时调整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都是摆在眼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理论特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高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记录了党的领导的心路历程。党的领导史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党的领导史有助于探寻党的领导的理论轮廓、实践轨迹和内在机理。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以“中国共产党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为研究题目,追溯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变迁之“路”,考察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运作之“道”,探讨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本文旨在客观陈述1949年前后,近十万山东人迁台之过程、在台适应与发展以及返乡探亲后的心态转变与身份重构,展示其迁台及其后的生命历程及心理动态,管窥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与融合大势。山东与台湾之间较密切联系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主要以贸易往来和官员调动为主。明郑海商集团设立山海“五商十行”时,台鲁经贸关系已较为频繁,经对渡时期行郊的经营,开港之后两地实现直航,经贸往来日益紧密。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
雅集是文人士大夫酬唱应和、以文会友、畅叙风雅等的集会活动。在北宋,雅集活动虽然没有明显的党同伐异的行为,但也成为以雅集形成政党的开端。北宋的西园雅集是以苏轼为核心的元祐文人集群之间重要的集会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以及以“西园雅集”为名的绘画作品。西园雅集所引发的绘画变革可谓文人画理论与实践走向成熟的先声,本文从绘画实践的角度,结合西园雅集的史实以及文人画从萌芽到确立的过程,探讨雅集活动对文人画发展
第一部分基于CT图像的腹部脂肪定量与肾透明细胞癌T分期的相关性研究研究背景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肾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研究表明肥胖是ccRCC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临床定义肥胖最常用的指标为BMI(body mass index,BMI)和腹围,但是这两个指标只能粗略评估人体的肥胖程度,而不能准确反映
黑龙江地区的国人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国殖民侵略与区域民族抗争交互作用的文化产物。从清末《东方晓报》拉开该地区国人报刊初创的序幕起,历经民国初期的逐渐兴起,五四运动后的全面发展,伪满时期遭遇打压被迫走向衰退,在38年间共计创办约214家。尽管在不同时期,黑龙江地区国人报刊的出版、定位、运营、管理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它所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和外来文化的转化功能,在其生长
信托制度作为受托人受委托人委托进行财产管理的制度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基于防范受托人道德风险的考量,从信托制度肇始以来,受托人义务的建构与设计一直是各国信托法的核心制度架构,其中,信义义务作为受托人义务的核心内容一直为各国信托法所推崇。其出现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财产法中的信托义务和罗马法中的善良家父义务。在英美法系中,受托人义务是为了受益人最大利益行事的义务,具有显著的利他特征。信托关系
光是唯一集“揭示者”与“被揭示者”二重性于一体的物质存在。在西方国家跨越两千多年的艺术长河中,光作为揭示者,从揭示光明到揭示真理,最后到揭示物质对象。人们早已习惯于顺应光揭示的方向望去,而全然忘却了光本身亦是被揭示者的本质。直至现代艺术时代的到来,光作为被揭示者的“身份”才被真正提起。光的主体性地位,在顺应艺术潮流发展的同时亦得到了空前的放大。光所欲揭示的对象即是光本身,既是形式亦是内容。然而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