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脑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的治疗选择有限。因此,深入研究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其相关机制,对于寻找更有效治的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新“靶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转录因子BACH2与RNA结合蛋白FUS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调控胶质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即BACH2与FUS互作是否通过增强其对Linc00589的转录抑制作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2511,81872073);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No.2017225020); 辽宁省神经肿瘤学重点实验室项目(112-2400017005); 辽宁省政府指导下的特殊发展项目(No.2017011553-3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的治疗选择有限。因此,深入研究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其相关机制,对于寻找更有效治的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新“靶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转录因子BACH2与RNA结合蛋白FUS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调控胶质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即BACH2与FUS互作是否通过增强其对Linc00589的转录抑制作用下调Linc00589的表达,从而减弱Linc00589对microRNA(miR)-10b-5p RISC依赖的负性调控作用,进而增强miR-10b-5p与WWC3的3’UTR结合降低WWC3的表达,阻断Hippo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研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BACH2,FUS,Linc00589,miR-10b-5p,WWC3的内源性表达水平。为了研究BACH2和FUS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建立了稳定表达沉默BACH2,FUS,过表达Linc00589,过表达及沉默miR-10b-5p和过表达及沉默WWC3的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以及共转染沉默BACH2和FUS,共转染过表达Linc00589和过表达或沉默miR-10b-5p,共转染过表达miR-10b-5p和过表达WWC3或WWC3(non-3’UTR)的U87和U251,CCK-8、Transwell、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ippo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YAP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免疫共沉淀和GST下拉实验检测BACH2和FUS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BACH2与FUS的细胞内定位及YAP的核浆分布。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检测Linc00589和miR-10b-5p,miR-10b-5p和WWC3的靶向结合作用,ChIP实验检测BACH2与Linc00589启动子区的结合作用。裸鼠在体实验研究单独或联合使用的BACH2,FUS和Linc00589的作用。结果:BACH2、FUS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Linc00589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沉默BACH2、FUS或过表达Linc00589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BACH2与Linc00589启动子区存在结合作用,BACH2通过与FUS互作增强其对Linc00589的转录抑制作用,共沉默BACH2与FUS显著上调Linc00589的表达。miR-10b-5p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沉默miR-10b-5p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Linc00589靶向结合miR-10b-5p,过表达Linc00589以RISC依赖的方式负性调控miR-10b-5p的表达。WWC3在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呈低表达,过表达WWC3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miR-10b-5p靶向结合WWC3 3’UTR区,沉默miR-10b-5p通过减弱其对WWC3 3’UTR区靶向结合及转录抑制作用上调WWC3的mRNA及蛋白表达。过表达WWC3通过上调YAP磷酸化水平,促进细胞核中YAP外流至细胞浆而激活Hippo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沉默BACH2、沉默FUS、过表达Linc00589或三者联合应用均能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延长裸鼠的生存期。三者联合应用时移植瘤的体积最小,裸鼠的生存期最长。结论:1.BACH2与FU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BACH2通过结合Linc00589负性调控Linc00589的表达,增加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2.Linc00589与miR-10b-5p结合,减弱miR-10b-5p对WWC3的负性调控作用,降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3.miR-10b-5p靶向结合WWC3 mRNA的3’UTR,负性调控WWC3的表达,降低YAP的磷酸化水平,促进YAP入核,增加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4.BACH2与FUS互作并通过Linc00589/mi R-10b-5p/WWC3轴在调节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为癌症中的第六名,且在发展中国家趋于逐年攀升。舌鳞状细胞癌(TSCC)是最常见的头颈鳞状细胞癌,其特点是增殖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发病人群朝向年轻化和女性化发展。回顾过去,尽管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舌鳞癌晚期患者的预后仍不尽如人意,主要的致命原因为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研究热点,为肿瘤的治疗提供
目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细菌通过感知菌群密度变化来调控自身重要基因表达的群体行为。N-(3-氧代十二烷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N-(3-oxododecanoyl)-L-homoserine lactone,AHL)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群体感应分子,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分泌。研究指出AHL对宿主细胞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
背景: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是一种噬神经组织的双链DNA病毒,人类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流行病学显示,全球有50-90%的人携带HSV-1病毒。HSV-1感染角膜引起的角膜病,约50%-80%均表现为上皮性角膜炎。尽管HSV角膜上皮炎在一周之内即可自行消退,但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仍可能会进展为基质性角膜炎,导致进行性角膜混浊。迄今为止,关于HSV
某Q345R钢管线在焊接接头熔合线附近的内外表面出现了较多的裂纹,通过原材料复检、熔敷金属力学性能检测、退火和未退火存在裂纹的焊接接头及返修后的焊接接头进行金相和硬度测试,对受热面管焊缝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在熔合线附近焊缝中出现,为穿晶裂纹。接头成形越差,裂纹越深。退火后的裂纹处由于存在脱碳的情况出现纯铁素体状态。为防止裂纹出现,应将接头余高打磨光滑平整,对浅裂纹可进行补焊并探
目的:ASH2L是MLL1组蛋白H3K4甲基转移酶复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节MLL1的活性,促进组蛋白H3K4三甲基化。ASH2L参与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参与细胞有丝分裂,DNA损伤应答,参与造血功能和巨噬细胞分化等。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ASH2L在多种肿瘤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在肾癌中低表达ASH2L的患者预后显著好于高表达患者,在结直肠癌中,ASH2L能够稳定P53介导的细胞凋亡,发挥
目的: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影响女性生命的疾病之一。目前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治疗方面,分子靶向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仍有部分乳腺癌患者,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未见明显改善。探索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对于乳腺癌治疗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
目的:乳腺癌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估计,2018年全球新增超过200万病例,乳腺癌占美国女性新增癌症病例的30%。许多证据表明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癌症密切相关,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单倍体,包括肿瘤易感性和药物敏感性。与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常规分析相比,包括2-3个SNP的多等位基因的关联分析显著提高了癌症易感性位点的检测
目的:肝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癌症,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70%~90%是最主要的病理亚型。目前,肝癌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法、局部射频热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法、肝脏移植等治疗方法。肝
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营与环焊缝焊接质量息息相关,合适的焊接技术与检测方法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长输管道环焊缝焊接技术经历了手工电弧焊、半自动焊、全自动焊的发展历程,管道环焊缝缺欠的检测技术主要有渗透检测法、磁粉检测法、X射线照相法、超声波检测法等。阐述了当前长输管道环焊缝焊接所涉及的焊接与检测技术的特点,并对长输管道未来焊接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目的: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恶性消化道肿瘤,由于远处转移和复发的发生率很高,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并且对大多数治疗方法有耐药性,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无限增殖和强致瘤能力。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