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隧穿二极管材料生长和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RTD)作为一种新型高速两端负阻纳米器件,基于量子隧穿机制,具有量子效应,使RTD有着其它电子器件无法比拟的优点,即具有高频高速、低压低功耗、负阻、双稳态及自锁的特性。RTD不仅可以应用在模拟电路领域,如可以作为高频振荡器产生太赫兹辐射波源,还可以应用到数字电路领域,能够实现复杂的逻辑单元。所以,获得良好的RTD器件性能,具有里程碑意义。本论文主要结合太赫兹波段无限应用前景以及RTD可作为太赫兹辐射波源的重要发展趋势,并针对RTD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对RTD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和外延材料生长等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1、共振隧穿二极管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在共振隧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优化了以InP为衬底的RTD的外延材料结构,通过控制In组份获得较高振荡频率和输出功率,提高RTD的电流峰谷比,达到较高的10.33:1的结果。2、共振隧穿二极管外延材料结构生长和测试分析: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技术对以 InP 为衬底的RTD外延材料结构进行生长,然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 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外延材料进行表征测试,获得较好的RTD结构外延片。3、开发利用高性能的新材料体系,进行GaN基RTD结构设计、模拟和仿真,获得较好负微分电阻效应,峰谷电流比可达到4.6:1,并且得到了较小的峰值电压,为VP=0.2V。本论文深入研究太赫兹波段RTD器件的外延材料体系及结构参数、制备过程以及新型半导体材料的RTD优化设计,不断提高RTD器件的性能。为以后对RTD的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医学图像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手段,并且在其他领域也有充分应用。磁共振图像的好坏会对医学临床诊断、物体特性分析等多方面应用造成极大的影响
目的分析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住院天数的各种因素,寻找节约医疗资源的可行途径。方法对350例行TH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治疗中的29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与住院天
与一维条码相比,.二维条码具有独特的优势,凭借其容量大、纠错能力能、可靠性高、保密性强等优点,使得二维条码作为信息的载体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推广。QR Code是一种
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符合当代信息化教育趋势的新型学科知识框架体系。信息化教学设计应从知识整合的视角出发,将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有机地
施工人员调配系统是基础性、复杂性、开放性的系统。面对不断变化的施工需求,项目经理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系统,以应付复杂严峻的形势。
集成电路的工艺尺寸进入纳米级别后,软错误引起的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数字电路的可靠性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伴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的缩小,锁存器对于高能粒子轰击其内部
量子点场效应管因具有设计灵活、成本低、易加工、能耗低和易集成等优点备受电子、光电子领域的重视。石墨烯材料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200,000cm2/(V·s)),同时具有透明性好、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
有限时间有界性是指系统在给定有界的初始条件和有界的外部扰动情形下,系统的状态在一段固定的有限时间区间内总是不超过某一给定的阈值.本文研究了正Markov跳变线性系统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