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D理念的快速公交服务网络设计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公交是补充城市公共交通运力、提升城市出行效率和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交通方式。快速公交通过提供快速、大中运量、高品质的出行服务,实现城市中主要客流集散点的高效连通,在国内外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快速公交主要服务于城市客流走廊,以及城市内人口和功能聚集的区域,作为大中运量的运输方式,其能够提升沿线客流的聚集效应,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因此快速公交网络规划应与城市空间相适应,并根据人口和功能的聚集程度提供科学的出行服务。然而,快速公交的网络设计问题主要聚焦在网络结构层面,缺少对服务特性如服务频率、服务模式的研究。此外,快速公交服务区域的确定大多只依赖于人口数据或客流数据,而忽略城市空间布局、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尚缺乏科学性方法,快速公交网络设计也缺乏与公交走廊关联性的分析。为提升快速公交服务水平,准确识别快速公交服务区域和客流走廊,实现快速公交服务区域之间的联动,增强快速公交对沿线客流的吸引力,本文从点、线、网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TOD街区空间分布识别理论与方法、城市公交走廊态势识别方法和快速公交服务网络设计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TOD理念对快速公交服务网络设计的作用机理。从城市层、走廊层、街区层三个层级分析了TOD理念与快速公交服务网络设计的关系,分析了TOD理念下,TOD街区和城市公交走廊的特征,阐述了TOD街区的识别和城市公交走廊的识别在快速公交服务网络设计中所处的阶段和作用。(2)研究了TOD街区空间布局识别方法。基于空间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交通网络-活动引导-群体行为模型,定义TOD指数以评价城市街区的TOD潜力。在此基础上,基于谱聚类算法对交通网络指数、活动引导指数和群体行为指数进行了聚类,以识别出城市交通供给无法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和活动需求的区域,进而确定快速公交的服务区域。(3)研究了TOD理念下城市公交走廊的两阶段识别方法。第一阶段,首先采用K短路搜索算法,生成了公交走廊的备选集合,通过分析公交走廊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街区引力指数和沿线引力指数对走廊沿线的吸引力进行量化,构建了沿线多样化指数对走廊的功能多样性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以广义成本最小,TOD效用最大为目标函数,考虑时效性、弧段能力、容积率、走廊开发和街区节点开发等约束,设计了公交走廊态势识别优化模型。在第二阶段,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结合公交走廊的特征,给出公交走廊调整原则和方法。(4)研究了TOD理念下的快速公交服务网络设计的优化模型。首先根据快速公交的服务特征,本文研究并提出大站快线、直达快线和跨站快线三种快速公交服务模式,基于此提出备选集合生成方法,并以广义成本最小,TOD效用最大、走廊内线路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考虑流量守恒、时效性、线路服务能力、换乘次数、服务频率等约束,构建基于TOD理念的快速公交服务网络设计数学优化模型,并设计算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下得到的快速公交服务网路有助于提升城市TOD街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沿线服务区域之间的耦合关系。(5)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案例背景,进行实例分析。首先,识别出北京市TOD街区,依托街区的TOD潜力和不均衡特征识别出快速公交的服务区域。其次,给出了早晚高峰下的城市公交走廊布局方案以及走廊内部开发方案。最后,依托城市TOD街区地理分布、城市公交走廊布局方案,求出基于TOD理念的快速公交服务网络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选择返乡就业。高学历青年群体为什么返乡就业?他们如何返乡就业?学界对之虽有初步的探究,但多为宏观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岩土工程已建或将建在强震区,地震诱发岩质边坡破坏已成为一种普遍和危险的地质灾害。对于普遍存在的层状边坡,其失稳破坏过
本文介绍了学习和运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一些技巧,特别针对MCS-51单片机的一些疑难指令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的主题是梳理苏轼进士及第至熙宁变法前夕哲学思想的内涵和特色,重点探讨他关于人性的独特见解,分析其人性论与政治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扬雄论》等早期著述中,苏轼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并更有效地促进其成长。
直径小于2 nm的荧光金纳米簇由于具有独特的尺寸和依赖性理化性质(包括荧光信号强和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荧光金纳米簇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
<正>从手摇机到电脑横机,他用创新缔造了横机的革命式跨越,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从本土崛起到收购瑞士事坦格,他用科技之光照亮了一个产业的辉煌,引领了行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连词“所以”“因此”“结果”,它们在句中都可以表示因果关系,但三者在具体用法上又有着不同。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大多数学者主要集中在对三者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广告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作为商业竞争的客观伴随,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也带有一定的社会话语权,从而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濡以沫,互相汲取,艺术的发展呈现多样性,科技革新以及文化的欣欣向荣为现代艺术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平台。本文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