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体健康视野下的斯宅传统民居研究——以千柱屋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能耗、高技术的现代住宅快速发展,传统民居的生存无疑遭受巨大威胁。另外,个性鲜明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仅凭民间工匠记忆与口述而无系统的研究记录,可能导致它不到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扬。斯宅传统民居中有许多建筑都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其规模宏大、特征典型。但它地处诸暨山区,一直以来未引起外界重视。此外,从人体健康角度来探析传统民居的研究目前也并不多。  通过研究斯宅传统民居的空间与建构特征、人居环境特点等内在机制,以探析它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本文将斯宅传统民居设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研、环境物理数据测量、文献查阅等方法,并结合在千柱屋内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对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地整理与分析。从而探寻斯宅传统民居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方式,从定性到定量两个方面,完整地、准确地探索斯宅传统民居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在梳理斯宅传统民居资料基础上,并从四个视角来分析它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分别是:以生命体学视角探析斯宅传统村落的总体布局与人体健康关系,以声景学视角探析斯宅传统村落总体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以风水学视角探析千柱屋传统民居单体选址与人体健康关系,以弹性视角探析千柱屋传统民居单体微气候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  通过统计这里古代居民的寿命状况,以及目前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年龄结构,发现他们的寿命都较高,且健康状况良好。再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SD分析法得出:千柱屋居民对这里人居环境的满意度非常高。综合以上分析,斯宅传统民居的内在机制对人体健康有益。认知与了解斯宅传统民居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既可丰富和完善我国传统民居的理论体系,还能为现代住宅设计与建设提供帮助与理论指导。利用斯宅传统民居作为媒介,还可以引导人们关注自然、关注健康等更深层次的意义。
其他文献
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存在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各个角落,对维持生态平衡
进入近现代以来,国内外高层建筑大量兴建,当一幢大楼拔地而起,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原来吹经此处的风的正常走向,也势必影响到其周围的风环境。北方严寒地区,不良的室外风环境引起行人
居住区一直是热门话题,相关的理论文献多且成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空间的要求提高。居住区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因此,居住文
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建筑群体中只是极小部分,我们日常所接触、所见到最多的是城市一般建筑,城市建筑综合意象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一般建筑,即城市背景建筑。成功的城市标识性建
随着世界旅游形态发展的深入,以湿地公园为主要类型的旅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和游客。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给城市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但也给湿地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新校区,扩大办学规模是近年来国内高校的普遍发展模式。2010年3月,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天津大学新校区框架协议,拟在津南区的海河教育园建
长沙地区夏季湿热且持续时间长,冬季湿冷,使得空调制冷和采暖成为建筑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热舒适研究的对象多集中在自然通风建筑,且多为居住建筑,对集
现代生态住区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与环境之间形成有机组合的住区。它合理的安排了住区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要素之间的联系,它是将住区之中人、环境、建筑完美结合。现阶段,一系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具有特色古建筑、传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的古镇被保存了下来。自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近年来,全世界各地地震、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生活稳定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从这些灾害发生的情况来看,城市的整体防震减灾功能远远滞后于其发展的矛盾日益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