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形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居”是城市发展的本质追求和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人类生存居住的共同理想。在对宜居城市和城市形态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宜居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形态研究对于实现上述共同理想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概况,提出了进行宜居城市形态研究的空前意义,认为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宜居城市理论,也是城市形态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将“宜居”和城市形态结合研究,也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  然后从宜居理念对城市形态的要求和人对形态的需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形态的要求,以及从生物学、工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考虑,人们对城市形态宜居性的需求,建立起了“宜居”和城市形态之间的联系。  而后对宜居的城市形态形成机制、总体原则、总体特征以及形态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建立了城市形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重点从城市层面、地块层面、建筑群体层面三个不同空间层次对理想的宜居城市形态模式进行归纳。  最后以江苏省南京市以及南京市鼓楼区作为实证研究,在分析其现状城市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城市形态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讨论,以此具体阐述本文理论研究部分的实践指导作用。  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七个章节,具体安排以及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第二章:基础研究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框架;第二章主要对当前国内外城市形态理论和宜居城市理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第五章:理论研究部分。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从宜居和城市形态的关系、宜居城市形态的形成机制、特征、模式和评价等方面对宜居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形态进行论述。  第六章:实证研究部分。在对宜居理念指导下城市形态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南京市的城市形态宜居性进行评价和分析,运用前文的理论研究成果,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南京市城市形态优化的策略和措施。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主要是对前文所述内容的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与远程技术的结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信息化的浪潮。特别是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对区域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区域和城市的发展逐渐面
“人因宅而立”,住房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根本。在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经历空前的大规模住宅建设。住房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是组成城镇机制和城市
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风景园林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
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图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与建筑设计和方案表达密切相关。平面、立面、剖面等基本图示方法在建筑中的使用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开始。而透视和轴测图作为在二维平
汉字历经数次的抽象与规范,形成自身的基本形式法则,而建筑设计也是基于基本空间关系的组织,因而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共性。研究这种共性,把汉字中的构型法则应用于建筑空间的组织,将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与能源危机问题,因此、引发了基于被动式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热潮。而广东客家古村落是社会活动的基
随着商业集中化的愈演愈烈和其展现出的高效率高密度的消费水平,商业地块的价值也就自然水涨船高。为了充分利用一个商业地块内的商业价值,同时又不会使其功能和模式过于单一而
非线性建筑是近二十年来建筑界最热门的词汇,对于这类建筑,有很多理论方面的探讨,但实际建成的作品不多,相对于理论方面系统性的研究来说,非线性建筑的建造研究就显得很薄弱,只是一
从古至今水就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滨水地区特有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滨水聚居的活动,人们创造了优美的滨水景观。世界上几乎
1.客房之于酒店建筑  在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酒店设计项目中,对酒店的公共部分(包括大堂,餐厅,会议室,商务中心,商业,娱乐及健身设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而很多情况下却对作为酒